“沒錯,就是低軌衛星領域。”
林凱峰說道:“董副部長,我們關上門來說一句家裡話,論起在軌近地衛星數量,我們和蘇盟捆在一起都不如米國一家,即使加上歐陸各國,我們這些國家的在軌衛星數量,比起米國也是差得太遠太遠。”
董朝陽點頭道:“米國的在軌衛星素養確實不少,不過和你試圖發展商業航天企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有關係。”
林凱峰進一步說道:“國家和我們集團正在完善國內互聯網產業,一旦我們在低軌衛星領域取得新的發展,低軌衛星與互聯網就能實現互相配合,互相支撐,進行大麵積的網絡覆蓋。
之前的基站修建工作中,龍國遇到了不少的困難。
比如,荒野地區又或者深山老林,即使修建基站也很難進行全麵信號覆蓋。
一旦有了足夠多的低軌衛星,將部分低軌衛星用來與互聯網進行連接。
基站提供不了的通信服務,低軌衛星能夠完全替代。
“董副部長,彆人不知道,您難道還不清楚,米國的GPS衛星定位係統是乾什麼的?該係統目前發展勢頭十分迅速,我們進行的衛星導航研究想要加快速度,就必須另辟蹊徑。”
“隻有不拘一格,才能超過米國,實現彎道超車。”
林凱峰的意見很簡單,通過各個方麵想辦法超越。
衛星頻率和軌道技術發展,始終保持著先到先得的分配原則。
近軌衛星領域資源數量有限,米國持續不斷地發射低軌衛星。
低空領域能夠看的衛星,恐怕都為米國一家所有。
機遇和挑戰從來都是並存的。
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會麵對無數的艱難險阻,可是一旦成功呢?
一旦成功,林凱峰的商業航天公司,將會在這個領域成為無可置疑的獨家霸主。
縱使後麵還會成立大量私人航天公司,林凱峰占據賽道的領跑位置,其他企業隻能跟在後麵吃土。
官方發射衛星需要進行全方位考慮,不是想發射就能發射。
這個問題放在商業航天企業,幾乎不存在。
北方機械集團有資金,有技術積累,還有軍工牌照。
國家還有著一定的集團股份。
成立商業航天公司,不但不會影響官方航天發展,反而還會幫助國家加速項目推進。
林凱峰說道:“私人企業可以向全世界招募航天技術專家,如果由官方做這件事情,歐陸,米國都不可能允許他們的航天專家加入我們企業。”
董朝陽露出讚許的態度。
不可否認,林凱峰說的有道理。
許多官方不方便出麵的事情,交給林凱峰的集團處理,不但能夠取得意外成績,並且還能將該公司的一些技術共享給航天工業部。
不可為不深謀遠慮。
董朝陽掏出香煙點燃,淡淡地說道:“經你的這番描述,我仿佛看到咱們國家的航天工業,未來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
“跑到米國修建通信基站,鋪設通信光纜的事情你都乾了,成立民營航天企業,倒也不會引起太多人關注。”
林凱峰說道:“過段時間我會返回國內麵見老領導,到時,老領導肯定要召開相關部門的工作會議,希望航天工業部在會上替我說幾句話,堅定一下老領導的決心。”
“這個你不用擔心,隻要對國家航天發展有幫助的事情,你不說,我們航天工業部也會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