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意外的攪局者:十萬美刀的信息費(1 / 2)

“二位,林凱峰將徐紅星派到天涯國,的確不隻是為了商談進口紅酒的問題,還與接下來的礦山招標有關。”

一座現代化的商業辦公室內,三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同處一室。

聽到大家的猜測成真,其中一人麵色陰沉,語氣冰冷地:“天涯國這等小國無恥至極,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埃斯康迪達銅礦銅資源儲量豐富不假,未經開發也是事實。”

“我們島國肯定拿出十億美刀投資,絕對算得上慷慨。”

“畢竟,除了要花十億購買礦山的部分股權,我們還要額外拿出一大筆資金,完成對礦山的勘探,開發,冶煉等工作。”

“總體費用算下來,甚至可能超過二十億。”

“天涯國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得到一係列的豐厚成果,他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除了我們島國礦業公司,沒人能夠染指埃斯康迪達銅礦。”

話音落下,另外一人用更加陰沉的語氣說道:“高橋君。除了這些,你們三井礦業還打聽到了什麼情報?”

三人分彆是島國三家大型礦業公司,派到南美地區的首席代表。

向二人通報消息的男人名叫高橋新一,身份為島國三井集團下屬礦業公司總經理。

另兩人來自新日礦產與住友金屬。

三家礦業企業屬於島國海外礦產戰略投資項目的組成核心。

也是島國官方倚賴的海外礦產資源代理企業。

十九世紀開始,島國每年要向海外進口大量的礦石。

高峰時期的進口量高達90%。

六十年代初,島國進入到發展快車道,工業商品出口成為了島國最大的獲利渠道。

伴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需求量與日俱增。

有鑒於此,島國改變了海外進口礦石的單一模式。

從花錢購買變成融資入股。

通過與資源所有國達成商業協議,入股該國礦產行業,掌握礦產資源開發權。

近幾年,島國進一步完善了海外礦產模式。

將融資入股變成了絕對控製。

利用大股東的身份,降低向島國的有色金屬出口價格。

確保廉價資源長期供應島國。

保證島國工業和各項領域健康發展。

其中,三井物產為主的六家島國礦業企業,形成了完善的海外資源進口產業鏈。

天涯國為了重振經濟,拿出埃斯康迪達銅礦的股份將與海外企業合作,共同開發銅礦資源。

任何工業大國,都不能忽視銅礦對於工業生產的重要性。

島國官方定下低調,不惜代價拿下埃斯康迪達銅礦。

三家最高布局南美的大型礦產公司結成攻守同盟,避免被其他競爭對手趁虛而入。

一方麵繞開招標,直接溝通天涯國相關部門,試圖用低價得到埃斯康迪達銅礦部分所有權。

另一方麵向參與招標的他國企業許諾好處,以恩威並施的方式,換取這些企業退出招標。

北方機械集團的突然入局,為十拿九穩的事情,添加了大量的變數。

見兩位同僚露出愁雲慘淡的模樣,高橋新一微微一笑道:“二位,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你們必須這麼擔心。”

聞言,二人對視一眼。

不約而同的詢問高橋新一,難道這件事情還有其他的變局?

“嗬嗬嗬。”

高橋新一淡笑道:“林凱峰將徐紅星派到天涯國,確實是為了埃斯康迪達銅礦而來。”

“不過後續的內容,和我們想象的截然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