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保持,另外對難民問題要維持高壓態勢。”賴總統特彆提醒道。
“明白,我們軍方保證不放一個難民越境。”林大國中將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林中將之所以如此自信,主要歸功於軍方在南部邊境地區修建的隔離牆,因為沒有植被阻擋,非法越境變得容易了很多。
所以政府不得不花了大價錢,升級了原來的隔離網,改網為牆,這才遏製住了愈來愈嚴重的偷渡危機。
林中將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遠在夏緬邊境地區的尼拉一家,正在為偷渡到大夏,想儘了一切辦法。
尼拉一家是正經的緬顛本地人,全家四口人,當家的原本是緬顛反抗軍的一名小頭目,可惜在上個月攻打仰關的戰鬥中“犧牲”了。
噩耗傳來,尼拉顧不上悲傷,當即決定帶著一雙兒女偷渡到大夏,去投靠二十多年前嫁到那邊的大姐‘妙’。
“解放”後的上緬顛地區,其實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甚至都不如“解放”前。尼拉一家也是靠著當家的在反抗軍當中的中層地位,才勉強混個溫飽,這也是尼拉孤注一擲打算偷渡的原因。
想偷渡到大夏,靠自己去碰運氣,肯定是不行的,等待他們一家的不是被抓住遣返,就是被槍擊身亡,這類新聞在邊境地區每天都在上演。
尼拉有點見識,她靠著丈夫以前的老關係,很快就和當地的偷渡集團搭上了線。
“沙迪克先生,你好。”
尼拉說的是純正的華語,這裡是邊境地區,本地居民普遍都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華語,因為無論是做小生意,還是去對麵打工,這都是必備條件。
大夏是發達國家,經濟條件可比緬顛強太多了,對緬顛人來說吸引力也是驚人。
沙迪克先生是一名大夏人,為了掩飾身份,所以起了個西方人的名字。他躺坐在沙發上,上下打量著尼拉,然後開口道:“你是墨拆的老婆?”
“是的。”尼拉謹慎的回答道。
“墨拆的事我也聽說了,很抱歉。”墨拆是小城的名人,沙迪克之前也和他打過交道。
尼拉點了下頭表示接受了慰問,緊接著就說出
了自己的目的:“拜托了,我想去瑞儷。”
瑞儷是滇南邊境地區少數幾個沒有被遷移的城市,她靠著附近的幾個小煤礦,城市規模反倒是擴大了不少,成為了方圓百裡內唯一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84萬,尼拉的大姐家就在這裡。
“想去瑞儷,非常危險,而且很貴。”沙迪克先生收起了客套,瑞儷因為是大城,經濟基礎好,謀生機會也多,相對的封鎖的也嚴,所以偷渡難度也是最大的。
“你想要多少錢?”尼拉問道。
“你有多少錢?”沙迪克反問道。
尼拉沒有猶豫,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坨金銀首飾,主要項鏈、手表和戒指,拳頭大的一團,這些都是墨拆從戰場上繳獲的,被當成禮物送給了她。
沙迪克先生接過來用手掂了掂,慫了下肩,搖頭道:“抱歉,不夠。”
“我隻有這些了,我發誓。”尼拉祈求道。
沙迪克抓起首飾,“這些……”他對著尼拉說道:“勉強隻夠你一個人的。”
“不,求你了。”尼拉哀求道,“我還有一個10歲大的兒子和一個7歲大的女兒。”
“我幫不了你,除非你能弄到更多的錢,回頭再來找我吧。”沙迪克無動於衷道,這又不是慈善,一切都要憑金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