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院長道:“現在米國人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他們不但要芭西,還想瓜分整個南美洲。”
他的話剛落下,旁邊的舍瓦爾格茨蘭說道:“芭西那邊先不論,但是南美洲是絕對不能給他們的,南美洲一旦淪陷,米國人就統一了整個美洲。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米國人的優勢就太大了,誰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是在鬨分裂,萬一隻是做做樣子,那太可怕了。”
“這個風險確實有些大。”梁院長讚同道,在利益麵前,兩個米國不是沒有再次合並的可能。
“那麼貴國的底線呢?”
“我們認為芭西的不應被過度削弱,尤其是亞馬遜大平原,絕對不能被米國人單獨占領,這裡的農業條件簡直是得天獨厚。”
梁院長感慨道,末世之前的亞馬遜平原是熱帶雨林氣候,並不適合大規模的農業開發。
可是如今,沒了熱帶雨林,又處在赤道附近,水熱充足,這裡成了農業開發的絕佳之地。也難怪米國人寧願冒著核戰的風險,也要冒險一試。
“我方的想法也差不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乾涉呢?”舍瓦爾格茨蘭點了點頭問道。
梁院長歎了一口氣,“軍事手段影響有限,何況還隔著兩個大洋,我看還是經濟製裁吧,米國人工業能力不俗,但也不是所有的門類都擅長。”
“確實是好辦法,大家都在搞大建設,缺了哪一環都不行。”
“我看了地圖,以亞馬遜河為界,以北的土地可以割讓給米國人,這塊土地不
大不小,剛好合適。”梁院長建議道。
舍瓦爾格茨蘭看了下地圖,遲疑道:“會不會太小了?”
“不小了,差不多一百萬平方公裡呢,又不是山區,這裡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形,夠用了。”梁院長解釋了一句。
“說的也是,那就這樣吧,先試試米國人的底線。”舍瓦爾格茨蘭最後終於同意了。
8月22日,雙方第二輪談判正式開始,這次,兩邊都務實了很多,米國人表示願意再讓兩度,以南緯8°為界。芭西人也終於鬆口了,表示可以考慮讓出一點土地。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我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美洲人民的生存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接收了上億的難民。
因此我方希望貴國能夠充分考慮一下我方麵臨的困境,為讓更多的美洲人民能夠生存下來,實在不行,請務必把亞馬遜平原租借給我們。”
東米國務卿的滿口大話裡,聽起來似乎沒有任何一點憂關米國利益的詞語,滿嘴都是美洲人民的福祉,好像米國人多麼的大公無私似的。
芭西外交部長可不會上當,他同樣用著外交口吻回嗆道:
“芭西一直都很關心美洲人民的生存問題,貴方必須注意到的是,近幾年,我方同樣也接收了五百多萬難民。
而且亞馬遜大平原乃是芭西的領土,因此無論這個地區的主權還是治權問題,都是我國的內政,我們堅決不容許他國乾涉。”
“咳咳,夏方有一個方案,兩位不妨聽一聽。”梁院長終於打算出手了。
“請說。”
“我看不如以亞馬遜河為界,以北屬於米國人,以南屬於芭西,雙方立即停戰,攜手應對冰河氣候。”
“我們盟覺得這個方案不錯。”盟主席舍瓦爾格茨蘭趕緊助攻。
“確實很合理。”非盟主席也表示讚同。
芭西人有些猶豫,這個分界線剛好卡在了他們的心理底線上,“我們……我們願意接受,但這是最後的底線。”
兩個米國代表互相看了看,形勢已經很明顯,這估計應該是最後的“通牒”了,他們表示要休會等待國內的答複。
……
米國人也許是抱著落袋為安的想法,也許是忌憚夏的經濟製裁,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終於在8月26日,達成了初步協議。
當天,東米、西米和南美洲聯盟聯合向外界公布了“停戰協議”,宣布在南美洲停止一切戰爭。
8月28日,好消息再次傳來,大夏、盟、東米、西米、南菲和芭西六方,簽訂了海軍軍備限製協定。
協定規定各國維持海軍現狀,不再建造新的艦艇,期限為二十年,以便將節約下來的資源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不知不覺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從6月28日到8月26日,整個布魯塞連續召開了兩個月的會議,通過這些會議,形成了後世大名鼎鼎的布魯塞體係。
它不僅奠定了災後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基本格局,同時也結束了戰爭,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