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整個美洲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120萬畝室內種植基地,年產糧食近800萬噸,是名副其實的種植業巨頭。
所以說,綠產公司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10萬畝?相當於再建一個長河灣種植基地了,步子邁的是不是太大了?”李東翻著計劃書,愕然道。
“沒那麼誇張,又不是一步到位,會分三期計劃,一期1萬畝,二期3萬畝,三期6萬畝,加起來大約要花要十年的時間。”錢貝貝解釋道,他們綠產是私企,有錢一下子也買不到那麼多的建設物資。
“總預算呢?”
錢貝貝將計劃書翻到最後一頁,“算上通貨膨脹因素的話,一期250億,二期800億,三期1800億。”
“嘖嘖,一期倒是沒問題,二期勉強也能湊湊,三期可是要了老命了。”李東倒吸了口冷氣,他轉而問起了綠產農業的財務情況,“你們公司去年的淨利潤是多少?”
“去年的營收總額突破了8千億,稅後淨利潤105億。”由於是承包關係,受限製比較多,能有這麼多的利潤,算得上是經營有方了。
李東眉頭一皺,“這麼說,需要30年才能收回成本?”
“沒那麼慢,我們是自建基地,受限製會比較少,利潤
比會提高很多,我估計大概隻需要一半的時間就夠了。”
“15年?那也不算少了。”
李東感覺回報周期太長了,萬一再有個天災**,那真的是虧到姥姥家了。
“不能這麼算,咱們這是邊投資邊受益,等三期建成,一期二期都運營七八年了,總的投資,差不多2000億就行了。”錢貝貝分析道。
“很宏偉的計劃,不過我希望未來三年內,你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一期計劃上,先不要急著擴張,看看形勢再說。”
看著雄心萬丈的表妹,李東不得不踩了一下刹車。
“還要等三年?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錢貝貝焦急道。
一期計劃最多一年時間就能完工,難道剩下的兩年隻能乾等?
“表妹,我所謂的等,並不是讓你們不去發展,而是先壘實一下基礎,畢竟你們距離上一次的擴張也才剛過兩年。
我希望在接下來的三年裡,你們能多儲備一些管理人才,同時加大技術方麵的投入,有備才能做到無患。”
李東這麼說並不是故意找理由,彆看現在的種植業利潤還不錯,那是因為進入這一行的私企並不多。
等再過幾年,私營種植業遍地開花的時候,那時候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
大夏人雖然在創新上麵並不怎麼擅長,但是壓低成本的本事,那是與生俱來的,多少國家的製造業就是這麼被大夏人打垮的。
錢貝貝沒法反駁,誰讓人家是大老板呢,“好吧,你說的也有道理。”
“你也彆沮喪著臉,等集團資金充裕了,我也會酌情考慮縮短時間的,說不定還會加快計劃。”李東看錢貝貝情緒不大對,怕打擊了積極性,最後又補充了一句。
“怎麼可能?”
錢貝貝可不是好忽悠的,無論是綠寶生物,還是綠產農業,其實市場都差不多飽和了,就算再增長,那也是有限度的。
至於其它子公司,規模太小,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還有一個“拖後腿”的綠能公司,簡直慘絕人寰。
“怎麼不可能?現在連戰時狀態都解除了,說不定明年股市就能恢複,到時候集團一上市,隨隨便便都有籌到幾千億。”李東繼續畫著大餅。
錢貝貝眼神一亮,這個她倒是沒想到,也許還真有可能,“表哥,你是不是有內幕消息?”
“佛曰:不可說。”
“不說就不說,計劃書我放這了,麻煩在集團會議上通過一下。”錢貝貝說完就打算走人。
“貝貝,吃了午飯再走吧?”李媽看到外甥女要離開,趕忙出來挽留。
“大姑,不用了,公司還有事呢,等周末我在過來吃飯。”
“唉呀,一個個的都忙,賺那麼多錢乾嘛!”
李媽抱怨道,大女兒和童話去了巢湖那邊,雙胞胎今年剛好上大學,多多也因為工作的關係搬出去了,家裡吃飯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
“老媽,那是事業,跟錢沒關係。”
李東喜歡抬杠的老毛病又犯了,迎接他的是李媽的如刀子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