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董,隻要價位合理,我們願意入股。”
李東眼底閃過一絲興奮,這也太巧合了,本來對於東省的新項目,他本人是持保守態度的,寧願晚幾年,也不願意急功冒進。
不過既然有“冤大頭”願意買單,那他肯定也不介意加快工程進度,畢竟以後公司都要上市,提前多一個股東也不是什麼大事。
“好說,既然鄭先生有此意願,那不如我們抽空再詳談?”李東提議道,這裡畢竟是宴會場所,人來人往的,不是深入談合作的好地方。
“我也正有此意!”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約定了三天後,一起去東省的蔓穀新基地,進行實地參觀。
……
從南安到蔓穀,直達的鐵路還沒有被修複,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坐客輪,中間大概需要五六個小時。
這個五六個小時,李東當然不能浪費了。
“小楊,我記得東非能源昨天發來了一封電報,忘記放哪了,你幫我找一下。”
小楊是李東的新助理,本名楊克義,夏科大的高材生,關鍵人家老爸還是江北省的人事行政局的一把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不過楊克義誌不在從政,楊局長人也比較開明,所以最終被安排到了李東這裡,一入職就是董事長助理,堪稱一步登天。
小楊從某個抽屜裡拿出了一份文件,遞了過去,“董事長,在這裡。”
“嗯,要到七月份才能正式開采,進展有些慢了。”李東喃喃自語道。
東非能源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籌備,到現在都快三個月了,隻是兩三座儲量不足一百萬噸的小煤礦而已,耗時太長了。
“小楊,你大學學的就是煤礦開采專業,你來分析一下,他們為什麼這麼慢?”
“董事長,我沒去過坦桑利亞,不知道那邊的具體情況,隻能根據相關資料大致推測一下。”小楊躊躇道。
李東給了個鼓勵的眼神,“沒關係,說說看,總比我這個門外漢專業。”
“那我就說了,說的不準您彆見笑。”小楊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我估計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非洲基礎設施落後,盧總他們開工前估計先得把路給修通了;
二是黑人普遍比較懶惰,工作效率出了名的低;三是非洲缺少開礦設備,少不得要從國內運,去一趟至少需要個把月。”
“你分析的不錯,應該就是這些原因,看來這進度是快不起來了。”李東歎氣道。
當初腦門一熱就決定投資煤礦生意,如今想想,確實有些想當然了。一來專業不對口,費時費力不討好;二來距離太遠了,管理上鞭長莫及,也是一大弊端。
“董事長,沒必要太擔心,礦業開采都這樣,開局很難,等打開局麵就好了。更何況,現在連最難搞的環評都不需要了,難度已經是成倍降低了。”
“哈哈,說的也是啊,瞧瞧這末世,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果然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
處理了一上午的公務,中午和國國王一起吃了一頓簡易午餐,下午一點多,客輪終於靠岸了。
在2
143年的夏南半島,蔓穀已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工業基地城市,依托鞍鋼集團在蔓穀的分公司,以及還在建設中的裝機容量1000mw的發電廠,國內打算把蔓穀打造成一座超大型的工業城市。
除此之外,此地還建有眾多的大型國企,包括蔓穀重型機械公司,蔓穀機床廠,蔓穀化肥廠,蔓穀造船廠等一大批企業。
毫不客氣的說,曆經大半年建設的蔓穀,其建設成果,已經遠超過去十幾年的總和。
剛到達種植基地,一幫子以鄭夏為首的王室成員們看著高高豎起,占地廣大的工廠區,一個個震驚的目瞪口呆。
“現在我總算是知道,為什麼國會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了,就這規模,讓我們來建,怕是十年都建不成。”鄭夏一臉感歎道。
一邊陪同的錢貝貝回答道:“眼下的規模和廬州那邊還是不能比的,這邊的產量大約隻有廬州十分之一的樣子。”
“現在機器設備還沒有到齊嗎?”李東看見前麵的廠房裡空蕩蕩的,不由得問道。
“是還有一部分沒到齊,國內這塊物資比較緊張,我們通過葉綠粉的國外代理商,在西米和盟分彆下了一批訂單,約莫下個月就能到。”
李東道:“這會不會增加成本?”
“肯定會增加一些,不過不會很大,畢竟海關方麵有進口退稅的優惠,而且比起原本的以物換物,起碼我們換回了急需的設備,並不吃虧。”
“這就好!”
李東對錢貝貝的辦事能力還是很讚賞的,短短數個月時間裡,對方就在一片白地上,建立起了偌大的種植基地。
一方麵縱然有李東提供的大批經費,但是另外一方麵和錢貝貝的個人能力也是分不開的。
“早就聽說李董手下有一批能打的女將,今天看到錢總,果然是巾幗不讓須眉。”鄭夏嘖嘖稱奇道。
“鄭先生,您過獎了。”錢貝貝謙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