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僅過了一個星期,李東就帶著慈善方案,來到了廬州市教育局,像這種涉及到學生的慈善活動,肯定離不開教育部門的監督和配合。
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大疊資料。
“鄧局長,這是我們的計劃書,還有很多地方我們可能想得不夠周到,您給提個意見。”
事先說明一下自己的方案並不完善,還有一些存在漏洞或者理想化的地方,既是自謙,也是給對方參與的空間。
鄧局長覺得這個根本不是事,這年頭,還有願意做慈善的,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十多分鐘後,他將李東的這份計劃看完了。
“李董,你們確定要這麼搞?這可是一筆很大的投入,而且這原本應該由國家來承擔的。”鄧局長搖了搖手中的計劃書看著李東的眼睛問道。
李東輕輕的點點頭,動作輕緩而堅定。
“我相信國家肯定有這樣的計劃,這些年經濟雖然恢複了不少,但是花錢的地方也更多。
尤其是南疆地區的開發,需要海量的資金,在國家困難的時候,我們長河集團願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今天過來跟你說,就是想要得到你的支持,這個計劃將作為我們集團最主要的公益項目。”
鄧局長不住的點頭,“我讓負責教研科的老鄭過來看看,如果你們的財務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壓力,我就同意。”
他剛剛隻是簡單的算了下,這個計劃真的要實施的,所需要的資金是巨大的。
並且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每一年都要支出這麼多,甚至因為嬰兒潮的到來,支出可能會出現暴增。
所以,鄧局長需要專業的意見,免得計劃半途而廢,不僅政績撈不到,反而吃力不討好。
不到一分鐘的時候,鄭科長就敲門進來了。
“局長,您找我什麼事?”
“老鄭,這兩位是長河集團的李董和柴總,你們認識一下。”
“久仰大名!”
“你過來看看這份計劃書,如果我們開始運作這個計劃,大概需要多少支出?你是專門研究這個的,應該比較熟。”鄧局長讓老鄭坐下來問道。
鄭科長向幾人點了點頭,就開始翻看計劃書,隨後拿還起桌上的紙和筆算了起來。
李東他們都靜靜的等待著對方算完,並沒有催促他。
十幾分鐘後,鄭科長說道:“根據計劃書上麵所表達的意思還有數據上看,我簡單了算了下。”
“我市全共有小學235所,學生74.5餘萬人,占了總人口的9.2%。”
鄭科長停頓了下,看了看鄧局長和李東的反應。
看到他們都點頭讓他繼續說。
“根據計劃書上所言,每個學生每天一袋豆漿,每袋豆漿5.5元,如此算來,每天的支出大概是410萬。
雖然每個學年隻有180天,再除掉節假日,但一年至少也要投入6到7億元,李董,你們可要考慮清楚了。”
李東聽後也是深感壓力,雖然事先早有預計,但是他沒想到小學生人口竟然這麼多,幾乎都快占了總人口的一成了。
但這也從側麵證
明了,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成功。
“李董,要不縮減一下範圍吧,我看隻提供一年級就夠了。”鄧局長建議道。
李東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
以長河集團如今的規模,是可以實施這個慈善計劃的,除了財務資金壓力大之外。
但是更重要的是,教育局希望計劃能夠有效並穩定的持續下去。
而不是一兩年後,因為無以為繼,留下一個爛攤子。
這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也不是李東所想要的。
按照鄧局長剛剛所說的意思,量力而行。
“隻要保證每年都能夠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個計劃就有完成的可能,對吧?”李東問道。
“嗯,每年至少需要8.5個億,包括運營成本,不知道李董有什麼渠道為這個計劃提供資金?”
鄧局長必須要問清楚,他要判斷對方提供的資金來源是否具有可靠性,是否具有可行性,另外最重要的是持續性。
“長河集的股份!”李東斬釘截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