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份的高考,剛滿15歲的李鷺同學沒有任何意外的落榜了,反正以他的成績,是無論如何也考不上大學的。
不過,人家有一個當首富的爸爸,大學可以隨便選。
跟表姨錢多多的選擇不一樣,李鷺沒有選擇去京城讀大學,也跟兩個表姐的選擇不一樣,不打算留在老家,而是堅持去了羊城的南華大學。
據家裡人推測,成績差是一個原因,去那些頂級學府,壓力太大。另外,李鷺自己雖然長得有些小胖,但他卻十分怕冷,去羊城可能是為了躲避越來越冷的冬天。
李東沒阻攔,童瑤也沒阻攔,南華大學雖然比不上京城大學,但全國排名好歹也是前十,並不算差。
再說了,年輕人離家遠點也有好處,孩子總歸是要學會獨立的,他們不願意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替大兒子選擇人生。
……
到了大學之後,李鷺發現,老爸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有錢有勢。
自小,在他的記憶中,家裡就是住莊園,每天好吃好喝的,出門都是專車接送,後來老爸生意越做越大,甚至還專門請了五六個保鏢。
老媽,特彆是爺爺奶奶特彆寵他,在家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小日子過的比皇帝還要舒心。
但是,初中以後,他老爸突然有一天對他說家裡的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可能要破產。破產什麼的他不懂,老爸給他解釋,就是以後沒有零花錢花了,想要錢隻能自己掙。
從那以後,原本不工作的媽媽需要經常出去“打零工”,後來更是在什麼基金會找了份固定工作。
至於老爸,工作也更拚命了,經常時不時的一出差就是幾個月,一年到頭,大半時間都見不到人。
尤其是最近兩年,家裡的莊園都曾一度不保,全家人差點要搬到南越省去住了,雖然那裡的房子也不小,但是比起自帶一座小山包的大莊園,氣勢上差遠了。
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老爸,既然家裡沒錢了,那為什麼不在夥食上節約一點,他可以接受隔一天吃一頓肉。
老爸告訴他,家裡的好吃的都是姑姑、舅公和外公他們送過來的,不需要家裡花錢。再聯想到每年的壓歲錢,他這才煥然大悟。
自此,在他的認識裡,他們一家就變成了靠著親戚們的接濟,才能勉強生活下來的“寄生族”。
有時候,他甚至會“大逆不道”地想著,等外公哪天去了,老媽能不能從外公“龐大”的遺產裡繼承一部分,好緩解一下自家的經濟壓力。
這些年,家裡的莊園,還是那個莊園,隻是室內農場已經關閉了大半,連設備都快被賣光了,隻留了一小片菜地。
爺爺還騙他說,年紀大了,乾不動活了,留著也是浪費。
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家沒錢!
他們家的親戚從大姑到兩個舅公,再到兩個表姨,一個小姨,甚至是兩個表姐,一個個不是白領就是大老板,特有錢。
而且還特彆的謙遜,每次到家裡來,都是一如既往地熱情,和老爸說話也是輕聲細語,從來都不見他們給老爸使過臉色。
哪怕是出去吃飯,也永遠都是大家搶著請客,他從來就沒見老爸掏過一毛錢!
遇到這樣的親戚,隻能說幸運。
自從懂事以後,他就經常利用閒暇時間出去打工,自己掙零花錢,偶爾還會帶上弟弟們。他們乾過送報紙的活,乾過洗碗的活,之前暑假還在姑姑的公司裡乾過臨時工。
姑姑對他真的很好,不僅給他安排了個輕鬆的活,還給他報銷了畢業旅行的費用,替自家省了小五千塊錢。
之後是上大學這件事,他也是猶豫了好久,因為他不想給老媽增加負擔,他是看過老媽的工資單的,一個月才五千出頭,還要養活一大家子。
他好不容易咬著牙和家裡說了他想上大學的事,不過出乎他的意料,老媽為了他的前途,居然親自去求了外公。
要知道,老媽一直對外公都是不假辭色的。
當大老板的外公聽說了這件事,親自出麵,走了後門,這才有了他上大學的機會。
用外公的話說,年紀輕輕的不去上大學,以後肯定沒出息。
就這樣,他成為了南華大學一名光榮的委培生,專業選的是工商管理,因為他打算畢業後幫助老爸經營公司。
老爸聽後,倒是非常高興,一個勁的嚷著自己就是吃了不是專業出身的虧,公司才年年虧損,讓他好好學習!
說起來,他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一來這學校不太出名,即使是找關係,難度也低很多,他不想給外公添太大的麻煩;
二來,比起京城,羊城生活成本更低,僅暖氣費就能節約很多錢,他現在還賺不到錢,隻能通過這種手段替家裡節省負擔。
雖然進了學校,但是委培生的學費卻是一般學生的十倍以上,而且作為在校生的很多補貼福利,他都沒有。
大學第一學期的學費,他拿出了攢了好幾年的零花錢,再加上曆年的壓歲錢,這才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