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 蔓穀 VS 瓊南島(1 / 2)

() 視線轉回國會,經過了三天的爭論,6月16日,國會最終以83.4%的絕對優勢通過了遷都決議。

接下來,是選擇準備遷都到哪裡了?

6月17日,羊城市、瓊南島和蔓穀市的一把手親自趕赴國會大廈,向國會提交了各自的首都設計方案,並且接受現場議員的質詢。

首先是羊城市的建都方案,即便知道自己處於絕對的弱勢地位,但他們的方案還是準備的很詳細、很充分。

根據他們的設計規劃,準備在羊城的基礎上,打造一個大首都區的概念。

新首都將囊括羊城、鵬城、株海、佛汕、肇傾、惠洲、棟莞、中汕、江、媽港和香江等十座城市組成。總麵積5.6萬平方公裡,大概是京城的4倍,基本上就是原來珠江大灣區的翻版。

這個方案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就連李東,也不由得為對方的大手筆感到吃驚。

珠江大灣區在末世之前,是大夏唯一的經濟灣區,成立於2017年,gdp一度占到了全國gdp的四分之一,非常強勢。

不過末世之後,因為是沿海區域,在遭受到海嘯和地震的襲擊後,基本上毀於一旦,如今它們的gdp還不到江北省的一半。

有議員馬上提出質詢。

“張書記,你們的野心很大,不過這麼大的麵積,又受限於地形原因,所需的基礎設施肯定有很多。

你能不能告訴我們,如果要把這個所謂的首都大灣區建成,大概需要多少投入?我說的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

張書記滿頭大汗,有些心虛,支支吾吾道:“大概,也許……不過肯定不會超過2萬億的資金。”

“我看遠遠不止吧,公路需要重建、港口需要重建、鐵路線需要重建,一切都要重建,2萬億?翻個一倍都不夠吧!

好,就算2萬億好了,那麼這些資金,你們打算如何籌集?彆指望一切靠中央。”

“關於資金問題,首都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可以慢慢籌集。”張書記含糊道。

又有議員提問:“請問,你們這份建都方案,全麵完成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一期計劃,以羊城為中心,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所有計劃完成,總共需要十年至二十年的時間。”張書記老實說道,這些都很好估算,他可不敢隨便唬弄。

“建設周期太長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安置首都的地方,而不是掀開新一輪的開發.浪潮。”

“沒錯,如今南疆大開發正處於關鍵時刻,不能再節外生枝……”

“確實沒必要,貪多嚼不爛。”

“羊城的野心,或者說是粵東省的野心太大了,也太自私了,完全不顧全國形勢……”

聽著下麵議員七嘴八舌的議論聲,張書記臉上充滿了失落,他知道羊城沒有機會了。

“砰砰砰……”

國會議長用木錘敲了敲桌子,“各位議員,還有沒有需要提問的?”

現場一片安靜。

“碰,那麼下麵請瓊南省的代表上台闡述他們的

方案,並且接受質詢。”

瓊南島麵積3.39萬平方公裡,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地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

其中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構成。

瓊南島的建都方案並不複雜,以整個瓊南島作為首都,雖然這裡不是平原地形,但是它四麵臨海,交通還是非常方便的。

“……我們計劃將瓊南島,平均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域。其中,北區以嗨口為中心,為行政區;南區以三椏為中心,設立科技中心;西區為工業區;最後的東區為商貿區……”

“依托海運,不必要花大代價重建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可以節約時間,節約成本……”

“……預計兩年即可完成初步建設,五年之內全麵竣工。”

接下來是質詢時間。

“我們需要知道,瓊南島能否承載京城2000萬的人口?”

瓊南省的一把手寥書記不慌不忙的解釋道:“末世之前,瓊南島一共擁有人口900多萬。以當下的基礎設施,大概可以容納600至800萬人,至於建成後的首都,應該可以再增加500萬人。

眼下,瓊南居住有180萬人口,我們還可以接收1200萬人,這是我們綜合計算後得出的最佳人口數量。如果想要再增加,那麼付出的成本將會呈直線上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