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 黃家人南下(1 / 2)

() 7月份,中央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強北方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綱要》和《加快北方各省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再次明確了對於北方城市的未來布局。

文件內容顯示,未來的北方城市主要以32座大小不一的煤炭型城市為主,總共可以容納3000萬左右的人口。而其它城市,甚至包括部分省會城市,都會被相繼撤並,或者整體南遷。

大冰河氣候可不是開玩笑的,對於絕大多數北方老百姓而言,南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相較於留在北方地區苦苦掙紮,看不到希望,還不如直接南下。以如今大夏的工業基礎,隻需要艱苦奮鬥數年,就可以再次建設起一座新城市。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南疆諸省一直在不遺餘力的通過各種渠道吸納移民。而中央同樣也在不遺餘力的推進這一事業。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截止去年年底,整個南疆地區的人口數,正式突破了7000萬。

南遷計劃,已經初步獲得了成功。

……

在苦等了兩個月後,黃雲章一家人終於踏上了去蔓德勒的路。

其中最高興的人當屬黃小妹,她早就住夠了家裡的破房子,一心想過上中產人家的優越生活。

南下的民眾非常多,火車票幾乎是一票難求,為此,黃雲章不得不再次光顧了黃牛,花高價買了黃牛票。

擠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一家人終於登上了南下的客輪。比起火車票,船票無要疑好買很多,隻要等個兩三天,基本上都能買到。

而這主要得益於國內造船業的大爆發,尤其是南疆建省以後,整個航運的需求被無限擴大。

大夏沿海的30多家造船廠,尤其是最近這七八年以來,規模即便是一擴再擴,訂單依然排到了三四年後。

另外,從股市上也可以看的出來,魔交所開業之初,整個市場上隻有三支造船股和一支航運股。而到了今天,造船股和航運股幾乎占了所有上市公司五分之一的數量,可見發展之蓬勃。

去年,剛剛建成的28.4萬噸的“複興號”則成為“連雲港至蔓穀”航線上最大的一艘客輪。

連雲港是大夏北方地區最重要的一個港口,它幾乎承擔了50%以上的移民任務,也是眾多南下民眾的始發點。

而黃小妹他們坐的就是這首客輪。

“媽媽,咱們為啥要去那麼遠的地方?”

進入房間後,黃大妹的大兒子悶悶不樂地問道,畢竟對於一般小孩子們而言,離開熟悉的學校,離開小夥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你傻不傻?就在老家有什麼好的,還要跟你們兩個小鬼天天搶衛生間。”不待黃大妹回答,黃小妹搶著“教育”道。

黃大妹瞪了一眼妹妹,摸了摸大兒子的頭發解釋道:“外婆身體不好,老家太冷了,外婆會生病的,大寶希望外婆生病嗎?”

“不希望,外婆生病不好。”想起外婆的好,大寶猛的搖了搖頭。

“我們家大寶真是孝順孩子。”黃母樂

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黃雲章拿出一副地圖,招呼兩個外甥過來:“大寶、小寶,你們看,這裡就是晉西省,這裡是我們的老家,咱們現在在連雲港,等再過**天,就能到達蔓穀了,到時候你們可以見到二舅……”

“等咱們到了蔓德勒,家裡就會有大房子住,而且那邊討老婆也容易。等將來你們倆長大的時候,就給你們一人找一個外國媳婦,可比咱們國內的小媳婦勤快多了。”

黃小妹以為大哥說的是自己,臉紅道:“大哥,你說啥呢,彆帶壞小孩子。”

“哈哈哈……”

八天後,客輪到達了蔓穀市的港口,黃雲霄和黃雲鵬在出口處大力地揮舞著手臂。黃雲鵬原本是在西省的省會吉隴坡市,但為了和家人團聚,特地趕來了蔓穀。

“媽,大哥,二姐和小妹,你們終於到了。”

“雲霄,讓媽好好看看,你這孩子,怎麼過年時也不會去,省那個路費錢乾嘛!還有雲鵬,你不是在吉隴坡吧,什麼時候跑到蔓穀來了?”黃母看到兩個久違的兒子,一臉激動。

“媽,我想你們了唄,反正吉隴坡距離蔓穀也不遠,想來就來了。”黃雲鵬笑著解釋道。

“媽也想你們,做夢都想。”黃母忍不住流下了熱淚。

黃大妹掏出了手絹,“媽,哭啥,今天是高興的日子,我幫你擦擦。”

“你說的對,媽不哭了……”

“雲霄,住的地方準備好了沒有,老媽坐了一個星期的船,早就累壞了。”黃雲章拍著二弟的肩膀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