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囤糧(1 / 2)

() 再次返回廬州市,李東沒有第一時間住進莊園,反而奔波於市區的各大農貿市場,打探各種農產品的最新資訊。

李東首先關注的是主糧,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不是所有農作物都能被當作主糧的。

主糧是指日常中能夠作為主食的糧食,它能夠為人體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起到充饑的效果,一般主食有麵條、包子、饅頭、米飯等。

華國有四大主糧,它們是小麥、水稻、玉米和馬鈴薯。李東從小在魔都長大,屬於南方人,他們家的主食一般都是米飯。

但是在末世,由於缺少充足的熱量,耗水又多,水稻的室內種植非常困難,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大米突然之間變成了一種稀缺的食物,有價無市。

李東囤積的首要目標就是大米,畢竟量大,越往後越容易引起關注。前世他可是受夠了沒有米飯的生活,尤其是上廁所,每次他都是用手扣的。

在末世時代,普羅大眾的的主食是一種灰色的麵包,很硬很乾,保質期可以長達一個月,非常頂餓。

這種麵包呈長條狀,據說是借鑒了法國長棍麵包的做法,因此大家都喜歡叫它“法棍”。

法棍是用麵粉、麥麩、土豆泥、紅薯渣、水、鹽和酵母作為基本原料,通常不加糖,不加乳粉,不加或幾乎不加油。

後來,隨著災情的持續惡化,國家儲備糧越吃越少,木屑、秸稈等也慢慢的被作為原料添加進去,而且比重越來越大。

法棍由政府統一製作,其在形狀上、重量上也統一為每條長七十公分,重半斤,是末世的硬通貨,比黃金更容易被接受。

周穀堆批發市場,是廬州市區最大的一個農產品交易市場,這裡可以批量采購各種農產品。

李東找到一家專門從事大米批發的門店,走了進去,受到了老板的熱情接待。不要怪人家老板勢利,近年來,由於糧食進口配額的放寬,國內糧食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楊老板,我就直說了,你們這有沒有帶殼的稻穀出售,而且必須是真空包裝。”

李東之所以選擇稻穀,而不是大米,主要是因為稻穀的保質期更長,一般都會有三四年的保質期。

如果加上真空包裝,再憑借末世的低溫環境,那麼七八年也是可以期待的。

“李總,你這要求還挺特彆的啊,不過問題不大,我們可以專門按照你的要求生產一批這種產品,隻是訂單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行。”

“隻要價格合適,我會訂購一百噸,我想這個數量應該可以了吧?”

李東計算過,每人每年需要三百斤的大米,一百噸的稻穀足夠十個人吃上五十年了。

就算吃不完,還可以拿來喂家禽,也可以少量的向外出售。

“完全沒問題,不知道您想購買哪個品種的大米,我可以給您打個九折,絕對市場最低價。”

楊老板暗自慶幸,沒想到竟然讓自己遇到了一個大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