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我們來看你來了。”
進了彆墅,小舅大大咧咧的喊道,他們兄弟倆每隔三四天,都會來彆墅裡看望一下老娘,如果是飯點,還能蹭上一頓飯。
“噢,你們都來了,最近店裡生意怎麼樣?”
外婆慢吞吞的問道,這會她正在聽收音機,看見兒子們來了,就把廣播聲音調小了一些,順便把桌上的果盤往前推了一點。
小舅嘿嘿一笑,從果盤裡挑了一個西紅柿啃了起來:“好的很,媽你就彆擔心了,咱家生意獨一份,想不好都難。”
“是啊,媽,店裡如今每天都能賣到七八萬塊錢,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能把欠東子的房錢還上了。”小舅媽一臉幸福的補充道。
“那就好,不過我聽廣播說,好像附近要建一個什麼農場基地,對你們生意有沒有影響?”外婆又有些擔憂的問道。
“影響肯定有,不過應該不大,我聽說基地裡麵的糧食都是用營養液泡出來的,產量高,但是味道差。
另外我們賣菜是不收糧票的,其他糧店可沒這個條件。”大舅很有自信的解釋道。
“大舅你們放心,以後糧食隻會越來越緊張的,根本不愁賣。”李東正準備下樓,聽到了大舅的話,於是順口說道。
“東子你來了,大舅正想感謝你呢,當初你說買大房子果然是對的,這還沒過幾個月,房價直接翻了兩倍。”大舅感激道。
李東擺了擺手:“這也就是歪打正著,隻能說大舅你們運氣好啊!”
晚上,大舅媽和小舅媽親自下廚,給大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一方麵慶祝房子升值,另一方麵也是盼望著日子越來越好過。
4月14日,長河灣種植基地終於破土動工了,市長親自到場主持開工典禮,李東也去看了,那場麵是一點也看不出末世的影子。
幾個照明燈塔把現場照的是一片雪亮,主席台下是十幾個由工人組成的方隊,工人們穿著嶄新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一個個精神抖擻。
方隊身後是一排五十多輛的挖掘機,排列的整整齊齊,後麵還停著各種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非常壯觀。
“李老弟,看見沒有,政府果然是財大氣粗,瞧瞧這些機器,再瞧瞧人家的工人,這才叫專業啊!”
孫書記一臉羨慕看著主席台上侃侃而談的市長,這種場合,他是沒資格站在主席台上麵的,隻能在下麵幫著警察維持一下現場秩序,做做後勤工作。
“彆比了,人家一次就是十多萬畝地土地,我們才一百多畝,怎麼比?”李東沒好氣的說道。
“說的也是啊,這麼大的麵積,也不知道一年能產多少糧食,怕是都能堆成山了吧。”孫書記咂咂嘴說道。
“具體多少噸不知道,不過我想每年養活個兩三百萬人還是沒問題的,這就差不多占了市區四分之一的人口了。”
“乖乖,那要是多建幾座基地,豈不就沒人餓肚子了?”孫書記雙眼放光道。
李東翻了個白眼,一副被打敗了的模樣:“我說老孫,你不會以為建個種植基地很容易吧,建築成本就不說了,光是每年的用電和營養液的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即使是國家,也不可能無限供應的。”
“唉,是我想多了,想想也是,要是真的那麼簡單,那tmd的就不是末世了。”孫書記有些懊惱的說道。
“對了,老孫你認識基地裡麵的領導麼?”李東.突然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