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州市火車站,一對年邁的老夫妻,帶著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孩下了火車,三人穿的都很破舊,但卻絲毫沒有引起彆人歧視的目光,因為大家穿的都一樣。
“我說老頭子,蘋兒的信你看看還在嗎?彆弄丟了。”
老婦人提醒著自家老伴,他們來自江南的敘州,來廬州主要是探親。
“放心,我剛才下車時摸了下,還在,又不是錢,沒人會偷的。”老爺子信誓旦旦的說道。
“我說媽,地址我不是已經抄下來了嗎,信丟了也沒事,大姐家在那裡跑不了。”
站在一旁的年輕女子是這對老夫妻的女兒,名字叫做周佳怡,語氣非常不耐煩,本來這一次探親她是不想來的,可是大哥他們要工作,根本離不開,也就她這個閒人有時間。
“萬一抄錯了怎麼辦……”
周母還在嘮叨,末世之後,大女兒就和家裡斷了聯係,他們夫妻倆也是挺著急的,但是沒用,全國都是這種情況。
不過就在一個月前,家裡突然收到了大女兒的來信,說起來政府效率還是挺高的,災後大半年的時間就恢複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郵政係統,雖然時間慢的令人發指,但隻要地址沒變,基本上都是能聯係上的。
蘋兒信上說他們一家人搬到了廬州,全家人一切都好,還借錢買了房子,大女婿和他大哥一起在做生意,生活還過得去。
夫妻倆收到來信後,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隻要人沒事就好,但又怕大女兒報喜不報憂,老婦人便動了來看看女兒的心思。
生怕女兒生活不好,畢竟金陵被淹了,新房都是借錢買的,生活能好到哪裡去。他們這一次過來可是帶了不少糧食,都是夫妻倆平時一口一口節省下來的。
小女兒之所以不高興,就是因為他們帶來的這些東西,原本是作為她的嫁妝的,末世後最受歡迎的嫁妝就是糧食和糧票,其它的全部靠邊站。
“好了,我去打聽一下這個長河灣社區具體在哪裡?”
周佳怡生氣歸生氣,但來都來了,總不能白跑一趟,再說她也想看看大姐一家的落魄模樣,以前每次談到自己的婚事時,大姐總是一口一個大城市的好,真的很煩人。
“這位大哥,請問一下,你知不知道去長河灣社區的路?”
“長河灣麼,當然知道,你也是去看房的?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看了也沒用,那裡的房子基本上都被內定了,搖一萬次號也搖不到的。”中年大叔搖頭道。
周佳怡滿頭問號,長河灣社區有這麼出名嗎?我就是問個路,你扯那麼多乾嘛。
“呃,不是的,我是去探親。”
“哦,那你親戚家運氣真不錯啊,看見前麵那個公交站沒有,999路公交車,新開的,直接坐到底站就行了。”中年大叔指著旁邊一座公交站台說道。
“謝謝你了,大哥。”
周佳怡帶著父母坐上了999路公交車,果然是新開的線,連公交車都是嶄新的,而且隻是起始站,車裡就坐滿了乘客。
大約一個半小時候後,公交車終於到達了底站,車上依然還是滿員,看來這條線路真的很繁忙。
下了公交車,就是小區的北門,周佳怡沒想到長河灣社區竟然這麼大,借著路燈,一眼都望不到邊。
“怡寶,是這裡吧?彆弄錯了。”周母確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