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進入七月中旬,經過一萬多名專業工人、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長河灣種植基地終於接近竣工了。
李東的蔬菜大棚更是早在一個月之前就建好了,目前隻等著接入種植基地的供暖和水電。
可樂園超市同樣也開業了,隻是由於貨物不足,目前還在試運營中。
今天是種植基地進行現場招聘的第一天,整個招聘活動為期三天,畢竟要招聘數千個崗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具體的招聘信息,早在一個星期之前就傳遍了整個市區,引起了巨大反響,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奮力一搏。
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公交公司臨時增開了100多輛公交車,幾乎每隔五分鐘就有一班,24小時循環往複。
李東的蔬菜大棚,同樣選在了這一天進行招聘,由於自動化不足,條件也比較簡陋,大概需要招收40名種植工。
招聘內容和種植基地差不多,不過多了一條,隻限長河灣社區本地居民,一來是籠絡本地人,二來住房不足,也隻能選擇社區居民了。
招聘會原定於上午10點開始,但是8點不到,現場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了,這年頭,想找一份穩定、福利好的工作,除了政府雇員和國企員工,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
種植基地的招聘台搭在了一片空地之中,用移動圍欄圈了一個五百多平米的空間,一共有十個大帳篷,意味著十個招聘點。
李東靠著方副主任的關係,在入口處裡搞了一個小型招聘台,沒有帳篷,用白紙簡單寫了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打算專門撿基地的漏,畢竟他可沒時間和精力進行初選。
很快第一位應聘者上門了,這是一位頭發花白的中年男子,皮膚黝黑,出門前專門打扮了一番,穿著比較整齊,看他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被淘汰了。
“您好,我想應聘種植工。”
趙信原本是一個從事大棚種植的小老板,在社區附近租地種菜,然後賣給菜市場裡麵的小商販,沒有中間商,賺點差價。
“基地他們為什麼不要你?”李娟直接了當的問道,絲毫不留情麵。
“呃,他們說想招聘的是現代化的專業技術人才,不是傳統的種植方式,那些什麼化學方程式我都聽不懂,一下子就被刷了。”趙信苦澀的說道。
“之前你最多種過多少畝的土地?”李東詢問道,剛好他需要的就是傳統種植技術。
“大概有個十畝地吧,郊區農地租金比較高,多了風險不好控製。”
李東點了點頭,然後讓張經理提幾個專業問題,張經理是方副主任介紹過來的,以前是某國營農場的副場長,管理經驗豐富,目前擔任可樂園的技術經理,負責大棚的日常管理。
趙信回答的不夠流利,但是經驗還算豐富,尤其是動手能力強,張經理衝著李東點了點頭,表示技術上沒問題。
“好吧,趙信,恭喜你被錄取了,我們公司總共有一百個大棚,每十個為一組,以後你就是第一組的組長了。”李東宣布道。
“謝謝,謝謝。”趙信激動的快哭了,原本隻是打算過來看一眼,沒想到峰回路轉,竟然真的被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