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元2134年6月12日,以梁院長為首的中央代表團正式抵達大越首都河口,隨行的除了200多人的行政人員,還有一個整編師的軍隊。
他們這次走的是海路,從東興坐船出海,到達大越沿海後,再沿紅河逆流而上,最終到達目的地。
為了保證這次出行,南海艦隊一共出動了2艘護衛艦和20艘運輸船,都是中小型艦艇,在內河中也能自由通航。
大夏代表團以及軍隊的到來,在大越當地引起了巨大轟動,民眾們進入不了總統府,便紛紛跑到了碼頭上看熱鬨。
“紅嫂,咋來了這麼多的軍隊,那個傳言不會是真的吧?”一位年輕小媳婦問著旁邊的鄰居大嫂。
所謂的傳言,其實是大越政府對外放出的風聲,也是給民眾一個適應的過程,免得一時難以接受,鬨出動亂。
“我看八成是真的,來了這麼多船,至少有上萬人,咱們才五千軍隊,根本就不是對手,肯定是政府早就打算投降了。”紅嫂憤憤不平的說道,在他們老一輩人的心中,大夏一直都是惡霸的形象。
“我看沒什麼不好啊,咱們天天餓的都要吃土了,大夏是發達國家,日子肯定比我們強多了。”小媳婦小聲反駁道。
紅嫂悲哀的歎了口氣,雖然她嘴上說著反對,但是心裡也是期盼著加入大夏的,不為彆的,就為了家裡的兩個孫子,希望他們以後能有口飽飯吃。
“但願如此吧,不過我聽說大夏人非常狡猾,咱們還是小心點為好。”
“不會的,我有一個表姐之前就嫁到了大夏的綠城,表姐夫還是當地派出所的所長,前兩年,她找關係把我大姨和表弟一家都弄過去了。
後來,我大姨還給我家寄過糧食,聽說那邊人人都發糧票,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吃飽,但是想餓死也是很難的,不像我們……”小媳婦羨慕的解釋道。
紅嫂一聽到這裡,忍不住把怒氣都發到了政府身上:“都怪那群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他們天天大魚大肉,咱們連口麩糠都混不上。”
“對了,紅嫂,仲叔有沒有打聽到消息,這合並後,咱們這些人是就地安置,還是遷到大夏啊?”小媳婦問道,仲叔是紅嫂的老公,是一名普通士兵。
紅嫂看了看左右,小聲回答道:“我們家阿仲說了,上麵有通知,讓我們這些軍屬做好搬家準備,估計是要去大夏的,你們普通人應該會就近安置。”
“哇,紅嫂,你們家運氣真好。”小媳婦羨慕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不用羨慕,大夏政府兼並了咱們國家,肯定是要收買人心的,你們的日子也不會差的。”紅嫂安慰道。
……
與此同時,在總統府門前,有十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正在爭論著,人群分為兩派,一派讚同合並,一派強烈反對,當然了他們說了都不算。
“這是賣國,阮經凱應該下地獄。”
一個年輕學生,頭綁白布條,上麵寫著“誅賊”二字,正在那裡聲嘶力竭的喊道,他叫阮春唐,是河內本地人,父親是商人,伯父是軍方高層。
不要奇怪,大越在半個世紀前就恢複了漢字教學,沒辦法,大越文字是法國人搞出來的,類似於夏國的漢語拚音,使用起來有很多缺陷。
而且大越語當中本來就有非常多的漢語詞彙,恢複漢字,能顯著提高民眾的能力,幫助教學。
再加上大夏影響力日益強大,其國內的流行文化更是被大夏長期攻占,後來,為了便於交流,大越,還有後來的南北韓都積極恢複了漢字,漢字和國語並行。
“有民才有國,人民都餓死了,還談什麼國家,空談誤國。”另一個年輕人同樣大聲駁斥道,他是高官子弟,天然的站在政府這一邊。
他的這句話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這些年輕人都是經曆過網絡時代的,什麼觀點都聽過,有著自己的分辨能力。
“對對,看看郊外的遍地枯骨,大越人死的已經夠多了,不要再苦苦掙紮了,我們與大夏同文同種,古時候還是一家人,為什麼不能合並?”
“狡辯,大越還沒到最後一步,我們要像扶桑和南韓學習,奮力崛起,與大夏平起平坐,而不是被人家吞並。”阮春唐指著對方鼻子嗬斥道。
一個光頭學生看不過去了,上來就是一拳頭,打的阮春唐鼻血直流。
“扶尼瑪逼,真以為扶桑和南韓有那麼好,還不是米國人的兩條狗,你是不是不看新聞,北韓在內戰,扶桑也是三天兩頭的大地震,他們早就不是發達國家了。”
“給米國人當狗,也比給大夏人當狗強!”阮春唐還是不服輸。
光頭學生還想繼續出手,卻被同伴拉住了,“算了,人家有米國綠卡,心裡早就把自己當米國人了,不要跟他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