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後的綠源公司,其業務範圍包括了脫水蔬菜、各種小零食和泡菜等產品,旗下擁有員工800多人,年產值13.6億元,淨利潤5.8億元。
公司總經理是半年前剛剛轉正的孟楠,她也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大學生,原本是王芳芳的副手。
個人能力還算不錯,自她接手公司後,公司業績成長了近一成,李東因此也沒打算換人。
綠源公司的發展潛力比可樂園大多了,它也是可樂園超市的主要供貨商之一,產品根本不愁賣。
不過瓶頸也是存在的,如果不能擴大自家種植園的規模,原料問題將會是製約綠源食品發展的最大阻礙。
第三家子公司是種植園,不過如今它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江北綠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產農業。
這家公司沒什麼好說的,業績一直很穩定,去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全年的生產產值依然達到了15億元,預計今年的產值會突破25億。
錢貝貝是綠產農業的總經理,她和孟楠一樣,都是半年前上任的,開拓創新能力目前還看不出來,但是守成能力還是不錯的,至少完整繼承了張經理的經營理念。
這是自家表妹,能力也不差,李東是不可能換人的,家族企業雖然有弊端,但是關鍵還是看人。
如果是童話想當這個總經理,李東肯定讓她有多遠滾多遠。
第四家子公司是采蝶軒,主要生產的是法棍麵包,日產100萬根,總經理是王大海,這是唯一一家經過改組後,資產縮水的子公司。
采蝶軒的營收數據非常漂亮,每天的銷售額都在5千萬左右,一年下來接近200億元,可惜價格被政府限定死了,去年的淨利潤隻有4.2億元,白瞎了這麼大的規模。
這家公司,李東隻有70%的股份,剩下的30%屬於長河灣社區孤兒院,集團成立後,他同樣把這30%的股份換算成了集團股份,最後湊了個整數:1%。
采蝶軒的潛力最多也就這樣了,廬州本地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了,除非去其它城市開分廠。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原料來源,還是管理水平,短時間內是看不到開分廠的希望了,李東對它也沒抱太大期待,隻要保持不虧本就行了。
第五家子公司,綠寶生物,它是所有子公司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企業,廠區占地800平方公裡,擁有職工2萬餘人。
公司成立至今雖然還不到半年的時間,但是其營業額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淨利潤185億元,目前是集團最大的現金奶牛。
綠寶生物的總經理由李娟親自擔任,為此她拒絕了集團ceo這個職位,由此可見這家公司的重要性。
當下,隨著葉綠粉的持續熱銷,綠寶生物的估值每天都在上升,由公司剛成立時的2000億,一直升到年初的4000多億元,資產幾乎翻了一倍。
尤其是最近,綠寶公司剛剛獲得了政府的出口許可,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它的銷售額又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潮。
保守估計,公司全年的淨利潤大概率會超過1000億元。
不用懷疑,葉綠粉的出口價格肯定會遠遠高於國內,畢竟這是壟斷生意,市場需求旺盛,而且也不用受政府的價格限製,價格翻個一倍都算李娟有良心了。
這家公司非常有潛力,也是李東最為關注的唯二的核心公司。
至於另外一家核心公司就是綠能科技了,這家公司依托最新成立的新材料研究所,潛力也許還在綠寶公司之上。
隻不過科研這種事情,有時候得看運氣,雖然李東抱了很大期望,但有時候運氣就是和你無緣。
所以為了撐起這家企業,李東將所收藏的全部紅色隕石都置於了這家公司的名下,最後經過仔細稱量,一共有3566501克。
這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轉換成數字資產的話,絕對超過7000億元,可以說綠能科技成立初始,它的估值就遠遠甩開了綠寶公司,隻不過一般人都不知道而已。
介紹完了子公司,再來說說集團總部,李東費了好一番功夫,通過獵頭公司,一次性挖角了原利安集團的五六位高管。
包括首席執行官、財務總經理、運營總監和公關總監等職位,初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團隊。
提起利安集團,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說起大名鼎鼎的幻巢係列手機,這就是他們旗下的品牌之一,在全球的市占率一度超過了45%,非常厲害。
可惜末世來臨,利安集團被政府征收後,業務麵臨全麵萎縮,高管們的待遇也是大不如前,這才給了李東挖角成功的可能。
總而言之,截止到35年的年底,長河集團一共擁有員工2.6萬人,各類作坊、工廠358間,建築麵積5200多萬平方米,是目前為止江北省最大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