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書記看起來很高興,這些難怪,除了兩越地區,江北的發展速度可是僅次於京城的,如果不是戰時狀態的影響,也許他今年就能進入中央了。
對於李東,他是非常感謝的,畢竟前年綠寶公司的第二生產基地,本來都打算在鄱陽湖動工了。
後來在他的說服下,對方總算是給麵子,臨時換成了宜城地區,為此增加了兩成的建設成本。
“我臉皮可沒那麼厚,您老日理萬機,我就長話短說了,關於種植基地的抗議散步,不知道政府是怎麼打算的?”李東直接問道。
“怎麼,影響到你們公司了?”錢書記反問道。
“是啊,我們和長河灣基地合作密切,肯定是有影響的,關鍵是我這心裡總不踏實,上麵是不是要有什麼動作?”
李東也不是傻瓜,大夏政府的維穩能力,全世界聞名,怎麼可能鬨到今天這個地步,裡麵明擺著有貓膩。
“嗬嗬,李董也看出來了,那麼你猜猜上麵在打什麼算盤?”
“難道要整風?”這可是大夏的傳統,幾乎每隔十年就要來一次,好處多多。
錢書記神秘的笑了笑,惜字如金:“不止。”
“不止?老錢,您老就彆賣關子了。”李東又不是體製內的人,知道的有限,於是催促道。
“如果是整風,根本沒必要鬨到這種地步,我猜十有**估計是要搞私有化了,不,應該是半私有化。”錢書記解釋道。
李東沒有打岔,錢書記繼續解釋道:
“咱們全國的種植基地加在一起,有正式員工九百多萬人,你要知道,這是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中央早就有意改革了。”
“這次大同的事件也是湊巧,上麵應該是故意放縱,就是打算利用民心打壓既得利益者,以下逼上,推進改革。”
“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我打聽了一下,上麵已經達成一致了,估計這幾天就會公布改革方案的。”
李東大為感興趣,試著問道:“具體怎麼改?這個半私有化怎麼說?”
“還能怎麼改,這種時候,完全私有化肯定是不切實際的,糧食可是國家的根本,誰知道末世什麼時候結束。
我估計應該是參考20世紀八十年代,土地改革的做法,搞私企承包責任製,引入私企的高效率和競爭性,減少負擔,增加產量。”錢書記介紹道。
“真的假的,這麼大的蛋糕,那些人願意放手?還有這麼多人的工作,怎麼解決?私企可不會雇傭這幫大老爺。”李東感覺嗓子有些發癢,拿起水杯喝了口水。
“這個就不關你的事了,上麵自有安排,現在你們公司要考慮的是,要不要接手長河灣種植基地。”
“咦,我們公司也能承包?”李東大感意外,如今不比以前,那些官二代什麼的已經有了活躍的跡象。
錢書記詫異道:“你們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私企,又有豐富的經營經驗,完全符合條件,為什麼不可以?而且你們可以整體承包,也能替我們節省不少手續和麻煩。”
“我不是這個意思。”李東連忙解釋道:“我是說這麼大的利益,其他人就不心動嗎?”
“心動有什麼用,能不能吃的下才是關鍵,糧食是根本問題,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塊蛋糕可不好拿,條件非常嚴苛,搞不好會出人命的。”
錢書記撇了撇嘴解釋道,這裡麵風險很大,沒能力的,還不如弄個代理商啥的玩玩,起碼這比安全多了。
“原來如此,我們集團當然願意接手,畢竟原本我們就有自營的種植園,能力方麵根本不是問題。
另外,我們旗下還有一批相關聯的企業,可以借此打破瓶頸,實現內部互通,我們有非常強烈的意願,也有信心做好。”李東趕緊表態道,既然天上掉餡餅,那就接著唄。
“放心,長河灣基地肯定會留給你們的,我還指望你們集團能再上一層樓呢。”錢書記笑嗬嗬的鼓勵道,這世道,江北需要一家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就像三星之於南韓。
“那就多謝省委的支持了。”
“行了,今天就到這裡吧,你先回去做好準備工作,等方案公布了,咱們再接著談。”時間不早了,等會還有一個會,錢書記要“趕人”了。
“沒問題,那我就不打擾了。”
錢書記親自將李東送出了辦公室,對方值得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