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提倡節儉,但並不是強製性的要求,李東很識趣,堅決不收禮金,也沒邀請任何的官方人員,免得對方難做。
李媽穿了一件用團花褐緞,織有貓蝶圖案和壽字紋的唐裝,衣服是李娟找市裡的大師傅做的,兒女都孝順,一大早,她老人家的笑容就沒停過。
“錢姨,祝您生日快樂,壽比南山。”來者是社區孤兒院的院長李娜娜,她是李媽親自指定的接班人,在孤兒院也乾了有七八年了。
“是娜娜啊,歡迎歡迎,小斌呢,怎麼沒一起帶來?”小斌是李娜娜唯一的兒子。
“孤兒院還有事,我也待不了多久,就沒帶過來了。”李娜娜回答道。
長河灣集團這幾年,對社區孤兒院的資助越來越大,孤兒院的規模早就擴大了好幾倍,從前年開始,他們就開始接收市區的孤兒了。
“這麼忙啊?孤兒院還好吧,有沒有什麼困難,我讓東子幫你們解決。”李媽關心道,她是孤兒院的創始人,一直關注著孤兒院的發展。
李娜娜連忙擺手道:“都是小事情,就不打擾李董了,這幾年多虧了李董,可幫了我們大忙了。”
“應該的,他賺了那麼多錢,這是他應該做的。”
“對了,還要謝謝您呢,這兩年,長河集團在孤兒院,可是招了不少員工,給孩子們提供了一份
穩定的工作。”
按照孤兒院的規定,隻要年滿十六周歲,就必須要離開孤兒院,如果不能考上大學,那就意味著必須進入社會。
說起來,孤兒院裡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都不怎麼好,尤其是大學錄取率,遠遠低於一般家庭。
而且因為他們沒有積蓄,即便是專科院校,他們也是無能為力,彆想著勤工儉學,那點收入根本填不飽肚子,所以很多人一出孤兒院,就基本上淪為了苦力。
“這沒什麼,我是他們的老院長,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李媽歎氣道。
這些福利是她主動為孩子們爭取的,反正都是一線員工,李東很爽快的就答應了。每年孤兒院都有一百個名額,有時候名額富餘了,甚至有人願意提前離開孤兒院。
“錢姨,這是孩子們托我送給您的生日禮物。”李娜娜從挎包裡拿出了一個巴掌大的盒子,遞給了對方。
李媽接了過來,感覺很輕,好奇的問道:“是什麼啊?”
“您打開不就知道了,這是大家的一點心意。”李娜娜笑著回答道。
禮物是孩子們一起籌錢買的,當然了,他們零花錢有限,也買不起什麼貴重的禮物,主要還是心意。
李媽滿懷期待,輕輕的拆開了禮物盒,裡麵是一枚綠色樹葉造型的發夾,雖然不怎麼值錢,但是看起來很漂亮。
除了發夾,盒子裡麵還有一封信。
“發夾很漂亮,娜娜,快幫我戴上。”李媽拿起發夾,越看越喜歡,主要是孩子們的一份心意,太“珍貴”了。
“好啊。”
李娜娜替錢姨換好了發夾,換下來的發夾被李媽隨手扔在了客廳的抽屜裡,有點棄之如敝履的意思。
“怎麼樣?好看嗎?”李媽迫不及待的問道。
“好看,至少年輕了十幾歲。”李娜娜誇張道。
“哈哈……”
李媽很開心,接著她打開了那封信,內容很簡單,就一句話:祝錢奶奶生日快樂,越活越年輕!後麵是所有人的簽名,字很小,密密麻麻的。
“有心了。”
李媽感動的眼睛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