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裡,她最信得過也最能依靠的,就是盛孟達了。
她能有今時今日的榮華富貴,也多虧了盛孟達給她出謀劃策,所以對這個哥哥,她也是不遺餘力的幫襯。
她十分清楚,隻有盛孟達爬的越高,混的越好,她在安王府的底氣才越足,地位才越穩。
至於盛大富等人,除了朝她伸手要錢,給她惹麻煩以外,什麼用處都沒有!
一想到盛大富等人,盛紅月便忍不住一陣頭疼,好在她還有盛孟達,而且現在盛孟達也能管住盛大富等人。
盛孟達在今年的恩科上中舉,雖然名次吊車尾,但是好歹中了舉人。
再加上盛紅月一舉得男,安王大喜,有意獎賞盛紅月。
賞了衣料首飾後,想到盛紅月對盛孟達這個哥哥十分親近,便給他弄了個國子監的名額,送他進了國子監念書。
盛孟達自然是感恩戴德,但是想到自己是暉哥兒的親舅舅,心態也不免發生了些許改變。
因此進了國子監後,他便以安王府的小舅子自稱,整日和那些王公貴族家的紈絝子弟混在一起。
能進國子監讀書的,都是非富即貴,而世家子弟並不靠科舉入仕,讀書科考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因此國子監的學習氛圍並不濃厚,真醉心學問,或是想考勤奮刻苦出人頭地的,多半選擇麓山書院那樣的地方讀書。
但是國子監也有自己的優勢,畢竟在國子監教書的都是朝中的官員,在時事朝局上有彆的學院的教授沒有的優勢。
而且到了舉人這一步,科舉考的就不僅僅是四書五經了,還有實務治世。
所以盛孟達能進國子監,和一群世家子弟成為同窗,自然是極力交好他們,想將他們發展成為自己日後的人脈。
然而這些世家子弟,即便是再紈絝,個個也都不是傻的,對京城的各種消息更是十分靈通。
很快他們便摸清楚了盛孟達的身份。
得知盛孟達隻是安王府側妃的哥哥,並非是安王正經的小舅子後,大家表麵上不顯,心裡卻都對盛孟達十分不屑。
然而盛孟達卻一無所知,依然樂此不疲的給他們當跟班。
這日盛孟達剛從國子監回到甜井胡同的宅子,還沒進門,便在門口見到了盛紅月的貼身丫鬟紅玉。
聽紅玉道明來意後,盛孟達立刻上了馬車,讓車夫調轉方向,去了安王府。
盛紅月不想驚動他人,更不想讓安王妃知道,所以得了消息後直接去了角門。
兄妹兩人就在角門見了麵,有心腹丫環把風,盛紅月又早就買通了角門的看門婆子,所以便放心的和盛孟達說話。
盛孟達從盛紅月口中得知盛玉萱被封了嘉安縣主,還來了京城,不禁心中大驚。
這個消息他並不知道。
況且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在意的。
陛下封了個縣主而已,又不是親王郡王,會影響朝局,根本就不會有多少人太過關注,即便是關注,也隻是那些內院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