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悄無聲息的夜晚,飽受折磨的盛紅月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死的時候,她臉上竟是帶著笑容的,可是眼角卻流出眼淚來。
似是高興這一死終於從折磨中解脫出來,也為曾經做下的那些蠢事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早在兩個月前,安王府就對外放出月側妃生病的消息,陸陸續續又請了幾個大夫診治。
所以,安王府月側妃纏綿病榻,逐漸病重的消息便漸漸深入人心。
如此過了兩個多月,盛紅月病勢沉重,回天無力,終是香消玉殞,卻無一人懷疑其中的內情。
安王府按照側妃的規格給盛紅月辦了喪事。
不過,棺材裡放的卻是一套衣物,那衣物的主人是從前安王妃身邊的一個丫環,被安王看中討去做了侍妾,不過那丫環命不好,年紀輕輕得了場病,人就沒了。
安王妃素來喜歡她,那丫環也是個忠心的。
因此借著盛紅月的喪事,安王妃便想起她來,抬舉了她一回。
而真正的盛紅月,則被一張草席一卷,扔到了亂葬崗。
盛紅月的喪禮上,娘家人一個都沒來。
再加上她出身卑微,又隻是一個側妃,平日裡的人緣也不怎麼好,所以即便是按照側妃規格辦的喪禮,難免也顯得有些冷清了。
盛老頭一家人此時自顧不暇,壓根就不知道盛紅月去世的消息。
即便知道了,也沒那個心思去參加喪禮。
當初他們在大牢裡見了盛紅月一麵後,就心心念念的盼著她早日把他們救出去。
誰知盼來盼去,卻猶如泥牛入海,不見絲毫回音。
那時候,盛紅月剛被安王妃設計奪走了兒子,她忙著搶兒子都還來不及,哪裡還有心思去顧娘家,過後又冒出暉哥兒身世的流言,她更加把盛老頭等人忘到腦後了。
盛老頭幾人苦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京兆衙門把他們放了的那一天。
誰知他們剛出京兆衙門,便被另一隊官兵捆了手腳,封了嘴巴,塞上了囚車。
囚車出了城門,與另一支隊伍彙合,那支隊伍押送的正是盛孟達和盛雨。
安王的人對盛孟達用了刑,逼問出了暉哥兒身世的真相,卻也廢了他的兩條腿,彆說是科舉了,他這一生都算是葬送了。
一家團聚了,差役便押著他們往冀州而去。
這時,盛老頭等人才算是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因要維護皇家顏麵,嘉和帝哪怕是處罰盛氏一族,也不會下明旨。
不過隨便找個借口,把人流放到冀州卻是再簡單不過了。
而且盛老頭一家又都是沒什麼能耐的,皇帝下了密旨讓他們去冀州,他們敢不去?
得知真相的一家人先是懵了,等反應過來後,對盛孟達盛紅月兄妹兩個又氣又恨。
奈何他們手腳捆著,嘴巴封著,隻有吃飯和方便的時候,押送的差役才會給他們解開繩子放鬆一會兒。
所以他們打打不了,罵罵不出口,隻能在心裡恨的咬牙切齒的。
這也讓押送的差役省了不少的麻煩,否則這路上打罵起來,不是給他們找麻煩耽誤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