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濱,有一個祝英台,秀麗聰明。她胸中有大誌,要求學杭城,爹不肯,她設巧計,假裝生病,茶不思,飯不吃,關起房門,急得那祝員外坐立不寧……”
八位學子彈奏古箏之後,則是一位女子的旁白。
這是交待梁祝的背景。
主人公叫祝英台,雖是女子,但卻想讀書。
旁白之後,祝員外也就是“祝英台”他爹“祝公遠”上場。
隻看他焦急的踱步,開口說道:
【英台做事太任性,竟想讀書上杭城。
她是祝府千金女,應該是描龍繡鳳在閨門。
我有心叫她杭城去,怎奈是閨女怎能出遠門?
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勢轉深沉。】
話劇話劇。
即是說話,又是演劇。
所以話劇的特色即帶有平時說話一般的接地氣,但又帶有戲曲的元素。
當天到場的遊客雖說平時聽說過話劇,但還真沒多少人看過話劇。
此時近距離觀看。
聽著祝員外的唱詞,一眾遊客的掌聲便紛至遝來。
“好。”
“這說話即聽得懂,又感覺有味道。”
“是啊,我也沒想到,像平時說話一樣的竟然也能說得朗朗順口,聽起來很舒服。”
隨即則是祝英台的侍女“銀心”上場。
飾演銀心的,正是知名歌手陸瑤。
陸瑤一出,台下眾人紛紛叫了起來。
但陸瑤卻是鬼機靈一笑,也跟著祝員外一樣,一邊念一邊唱道:
【小姐想求學上杭城,怎奈員外不答應,
因此小姐心煩惱,憂愁終日得了病。
如今臥床病沉重,特來稟知老大人。】
與祝員外的台詞一樣。
你初開始以為隻是隨便的說話。
可仔細一聽,你卻感覺好像是在讀詩一樣,非常的彆致與新鮮。
接著則是“寧心”飾演的祝英台上場。
一翻與銀心設計,卻是哄得祝員外左右為難。
【祝英台:爹爹,女兒喬裝男子,連爹爹也瞞過了,此去萬無一失。
祝公遠:你去不得,想你是裙釵之女,怎能拋頭露麵,遠走杭城?要讀書,為父可請先生來府教讀。
祝英台:聽說杭城有名師……
祝公遠:縱有名師,怎奈你是女孩兒。
祝英台:女兒一定要去!
祝公遠:祝府千金之女,遠去求學,有失體統。
祝英台:祝府本是書香門第,孩兒遠去求學,為的是知書識禮。孩兒也曾聽爹爹說過,古時有曹大家、蔡文家,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難道孩兒就學不得她們麼?
祝公遠自語自語說道:看女兒立誌甚堅……要是英台真的能成為一代才女……
祝英台見此大喜:爹爹你答應了?
祝公遠長歎一句:也罷!英台,你此去喬扮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綻。三年學滿,務須速歸。倘若家有要事,一見家書,即速歸來。
祝英台:女兒遵命!】
第一場暫且落幕。
這一幕隻是開場,並沒有特彆有趣的故事。
他隻說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裝,準備前往杭城讀書。
不過雖然故事簡單,但台詞卻非常有味道。
特彆是最後祝英台說古時有曹大家,蔡文姬……一代才女時,台下幾乎一眾女孩子都是紛紛叫了起來。
做為女孩。
哪個女孩願意比男弱?
哪個女孩不想成為一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