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哥,這首臨江仙寫的真好,讀起來非常舒服。”
“凡哥,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這首詩就像此前蘇軾的定風波一樣,讀之特彆的溫暖,也有一股非常正的力量。”
“果然, 變成了蘇東坡的蘇軾,才能稱得上蘇子。”
對於蘇軾,眾人真是說不出的喜愛。
喜愛到,哪怕他寫的一些不是非常知名的詩詞,他們亦是非常的珍惜。
甚至。
這一些不是特彆知名的詩詞,他們反而覺得更為能夠表現出蘇東坡的心境。
當然。
這也能讓大家更為近距離的接受蘇東坡。
如果達不到蘇東坡的才華,那就在心境上朝著蘇東坡努力吧。
“不過雖然蘇東坡在被貶黃州之後心境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蘇軾仍然一路在被貶的路上。他先是被貶到黃州四年, 後來又被貶到了惠州, 甚至到最後,還被貶到了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但就算如此,蘇東坡也沒有任何怨言,被貶到哪裡,他就前往哪裡……甚至,晚年他還給自己寫了一首詩。”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係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要說這句詩,那就更不出名了。
但是。
在這一首詩當中, 我們卻能看到。對蘇東坡留下最為深刻印像的, 不是他成為狀元中的狀元,也不是他年輕時候一路被朝廷看中的加官進爵, 更不是新黨被打壓之後舊黨複辟……而是這三個他被貶放的所在地。
黃州,惠州, 儋州。
黃州其實很苦了, 但惠州與儋州更苦。
因為在北宋時期, 嶺南包括海南那邊都是沒有被開發的地方。
可是蘇東坡去了那裡, 不但沒有怨言,而且還苦中作樂。
他放下了自己的身份,開始將自己的學問教授於人。
儋州原本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但是,當很多學子知道蘇東坡在那裡講學,有的甚至不遠千裡來到儋州求學。而儋州在蘇東坡來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中過進士。可是,在蘇東坡被貶儋州之後,幾年時間,儋州就出現了好幾個進士。
“蘇東坡,真乃神人啊。”
“佩服蘇東坡,這樣的人才,估計千年才能出現一個。”
“即為蘇軾被貶而氣,但又為蘇軾成為蘇東坡而感到興奮。”
越是到後麵,蘇軾越是吸引著眾人。
但關於蘇軾的故事,他還沒有結束。
“有一次,蘇軾來到江寧見到了此前打壓他的王安石, 兩人竟然如無話不談的好友一樣。仿佛, 蘇軾根本就不記得當年是王安石將他貶下去的。甚至,差一些他都沒命。但, 兩位千古大家此時相見,卻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此前的種種恩怨,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早已經煙消雲散。”
無數的信息不斷的刷起。
這樣的蘇東坡,可以說完全超過了一眾粉絲心中所想,達到了一個他們想都想不到的地步。
但蘇東坡的胸襟何止於此。
王安石打壓蘇軾,最多就是政見不合,事實上王安石並不是小人,而且他還是一位良相。
特彆是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的話,如果當時宋朝按著王安石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北宋什麼時候滅亡還真不一定。
另外。
王安石被罷相之後,他還出麵救過蘇軾。
蘇軾能夠與王安石相逢一笑,這其實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