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是不是最開始的樣貌。
江南三大名樓還是江南三大名樓。
隻要他們有其底蘊在,哪怕就是變了各種模樣,他們的地位仍然是其他名樓無法相及的。
“看,陳凡老師來了。”
“兄弟們,陳凡老師來了。”
看到陳凡出現,一眾遊客哇的一聲,全部湧了過來。
好在有工作人員安排,這才讓整個秩序沒有那麼亂。
在肖經理的帶領下,陳凡來到了滕王閣的一處休息廣場。
另外。
在陝秦電視台工作人員的幫助之下,很快,陳凡的直播間也搭建好了。
隻是一打開直播,瞬間,幾十萬人便湧了進來。
這一方麵是陳凡自有的人氣。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當前最為火爆的話題。
當然。
還有一個,那就是滕王閣官方人士以及陝秦電視台的參與。
這都給了這一次的直播之行,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還有一個。
原本陝秦電視台是采用錄播的方式播出,但當了解到現場氣氛之後,他們果斷來了一個直播。
不得不說。
這樣的安排也讓陝秦電視台一下子收視暴漲。
“大家好,我是導遊陳凡,這一次我們來到了南昌滕王閣。”
一翻準備,陳凡開始了直播。
這時。
整個直播間內無數的留言瘋狂的滾動。
陳凡也稍稍對於為什麼來滕王閣進行了解釋:“前幾期我們講的是初唐四傑裡麵的前三傑,此前我們講的三傑,都是在西安。而這一次,為什麼來南昌滕王閣呢?事實上,滕王閣在建立之初也是初唐時期。當年李淵的兒子滕王來到南昌,於是就修建了這一座以他命名的滕王閣。”
這也是滕王閣的來曆。
陳凡的意思是說,雖然他現在不在西安。
但滕王閣,仍然屬於大唐的風采。
這倒不是給陝秦電視台麵子。
這本來就是如此。
另外。
初唐四傑也是唐朝時期的人物。
所以陳凡不管是在西安,還是在滕王閣,他講的仍然是唐朝。
一翻對於滕王閣的來曆,陳凡稍稍講了一下。
隨即,陳凡便開始講初唐四傑裡最後一傑,王勃。
對於這位人物,可以說是萬眾期待了。
“王勃,初唐四傑之首,也是四傑當中最為年輕的一位。他是唐朝家王通的孫子,也是大唐王氏世家。因其出身於名門,所以王勃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六歲能文,九歲時讀漢書,竟然還能指出知名文學家顏師古所注漢書的十處錯誤。”
“十三歲的時候,他就給上官司馬寫文,表現出自己的文采。”
“十四歲,王勃更進一步,上書給朝廷大官劉詳道,直述自己的政見。”
“十五歲,王勃更是爆發,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獻《乾元殿頌》。”
“十六歲,王勃成為了初唐時期年紀最小的朝廷命官,授朝散郎一職。唐高宗李治亦對其稱讚,說是大唐之奇才。至此,王勃聲名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這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
王勃的一生是極為燦爛的。
當然,這也與他的家世有關。
但縱然如此,以十六歲還沒到弱冠之年成為初唐四傑之首,這份才氣,當真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不過對於這一些天才傑出的少年,往往他的經曆在燦爛的同時,也遍布坎坷。
“在王勃成為朝散郎之後,經他人推薦,王勃進入了沛王府,給李賢修書,並贏得了李賢的歡心。各位,這裡此前楊炯曾經在太子府任過職。但當時的楊炯任職的並不是李賢的太子府,而是李顯。但此時的李顯,還不是太子,他被封為英王。而此時的李賢與李顯一樣,也不是太子,而是被封為沛王。”
“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聖顏不悅,讀畢則怒而歎道:“歪才,歪才!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虛構,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認為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
這個背景其實不用陳凡解釋,眾人便明白王勃為什麼被貶。
當時唐高中是怎麼得來的太子?
顯然是李承乾與李泰鬥得兩敗俱傷,於是李治成為了皇帝。
他成為皇帝之後,自然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為了爭這個位置,也如他的幾位哥哥一樣。
但結果,很多事情都是他不能想到的。
這篇《檄英王雞》……便刺激到了唐高宗李治的神經,王勃被貶也屬正常。
“其實王勃有一些冤。”
“嗯,誰會想到寫一篇文章就被貶了。”
“唉,沒辦法,當時盧照鄰寫一篇《長安古意》更慘,還入獄了,王勃這還算好的,至少沒將他給關起來。”
“不過這個檄文有些搞笑,尼瑪,唐朝人這麼喜歡寫檄文嗎?前麵有駱賓王寫《討武曌檄》,現在竟然有《檄英王雞》,鬥個雞也寫檄文……好吧,原諒我笑了。”
眾人感覺唐朝人真他喵的有意思,這樣也能寫出一篇檄文出來。
不過顯然。
雖然《檄英王雞》有一些搞笑,但此前王勃的經曆,確實令人非常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