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作是杜甫晚年時期所作。
晚年時期的杜甫身體越發的不行,所以嶽陽樓再美的風景,在他眼裡也變得像《登高》一樣。
不過。
雖然這個時候的杜甫年老多病,但這首《登嶽陽樓》的前四句,確實寫得非常的棒。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得好。”
“如果不看後麵四句的話,前麵四句所介紹的嶽陽樓風景,那就讓人佩服。”
“這應該是有關於《嶽陽樓》最有名的詩吧。”
要說最能代表嶽陽樓的是什麼?
此前的是《洞庭嶽陽》。
後來則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當然嶽陽樓也有一些名人寫的詩,但寫得詩一般。
不過。
杜甫這一首《登嶽陽樓》之後,恐怕又將成為嶽陽樓的一首代表作。
隻是大家感慨之即,有一位比較機靈的網友卻是問道:“我在想,凡哥,您不會又收了嶽陽樓的錢吧。”
這讓陳凡差點噴水。
是誰走漏了風聲,這麼快就知道了?
但沒辦法。
他還真收了。
“不要這麼直接說出來好不好,我會不好意思的。”
“少來了,凡哥,您天天喊我們刷小禮物都喊得出來,你會不好意思問他們要推廣費?”
“我這不是向景區多要點推廣費,然後等實現財務自由,到時候就不叫你們刷小禮物了。”
“說得好像跟真的一樣。”
“當然是真的。”
“那現在財務自由了嗎?”
“差不多吧。”
陳凡點頭。
可就在這時,陳凡又說道:“兄弟們,小禮物走一走。”
“我神你個小禮物……”
眾人朝著陳凡豎起了一個中指。
陳凡隻是笑笑。
與大家打鬨習慣了,陳凡繼續說道:“跟大家再分享一首杜甫寫的詩,這首詩叫做《蜀相》。這是杜甫在來到四川成都定居時所作的,蜀相指的是蜀國的諸葛亮。做為三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杜甫很佩服諸葛亮,於是就來到了成都西北的武侯伺。”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除了講諸葛亮之外,言下之意,其實也在感慨自己的遭遇。
不過。
這首詩所寫的諸葛亮,一下子卻是吸引了一眾粉絲的興趣。
“凡哥,前麵幾句我們都懂,但【三顧頻煩天下計】是什麼意思?”
“這個啊……”
這個世界的三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黑暗的時代。
這個時代整個中華民族死了幾千萬人。
很多一些史料,文獻……都不知道去哪裡了。
所以關於三國。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隻知道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這一些人。
但關於他們具體做了哪些事,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事實上。
前世如果沒有陳壽的《三國誌》,估計史學界對於三國也是一片懵逼。
而要不是有三國演義,那更沒有多少人知道三國了。
“三顧頻煩天下計……這裡說的是一個典故。他說的是當年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次來到諸葛亮所住的地方。最終,因為劉備的誠意,諸葛亮就一路開始輔佐劉備。並且,一路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
“出師未捷身先死呢?”
“這說的是諸葛亮北伐。當時劉備已死,整個蜀國的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來解決。而為了謀求蜀國的發展,諸葛亮製定了北伐的策略。可是,北伐還沒有看到成功,諸葛亮卻先死去了。所以,杜甫就說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原來如此。”
陳凡這一解釋,一切也就更好理解了。
“凡哥,被你這一講,我怎麼感覺三國好像有點味道了。要不,什麼時候您跟我們講講三國。”
“這個啊……有空再說吧。”
要講三國,那可是一個超長大篇。
一天兩天,當真講不完。
不說講三國,唐朝陳凡都沒講完呢。
比如,李白。
接著,陳凡便跟大家分享了杜甫第三首詩:《江南逢李龜年》。
這首詩,可以說是杜甫眾多詩裡麵最有情蘊,也最富有含蘊的一篇。
“凡哥,這個李龜年是不是那個唱歌的李龜年?”
陳凡一說到李龜年,一眾粉絲便想到了此前介紹的那個李龜年。
“是的。”
陳凡點頭:“這個李龜年正是當年在梨園中很會唱歌的李龜年,也是王維寫出紅豆生南國的那個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少年之前,家境條件不錯,所以小的時候杜甫經常可以看到李龜年在岐王以及崔滌府中演奏。而在幾十年之後,杜甫這會兒已經57歲了,他在江南這個地方再一次碰到了李龜年。對於碰到故人李龜年,杜甫是愉悅的。所以,後麵兩句,杜甫寫出了,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但……這隻是表麵意思。”
以前陳凡初讀這首詩的時候,也以為這首詩就是字麵意思。
甚至。
那一段時間沒有特彆了解杜甫,陳凡還覺得最後一句落花時節又逢君寫的是愛情。
這就像王維的《相思》一樣,現在一大堆人都覺得這是愛情詩。
可這一首《江南逢李龜年》,不是愛情詩,也不是友情詩,而是感慨國家動蕩,不隻是讓他,也讓整個大唐無數百姓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詩。
“凡哥,難道這首詩還有更為深層次的意思?”
陳凡點了點頭:“其實也很好理解,大家想一下,此前李龜年是風光無限的。同樣,杜甫也是。那個時候李龜年就像明星一樣,被世人追捧,而杜甫也不愁吃穿,每天可以出入高門大戶。可是呢,幾十年之後,原本那個被世人追捧的李龜年,以及原本那個經常出入高門大戶的杜甫,現在怎麼樣了呢?”
“所以兩人的相逢看似喜悅,但落花時節就已經點明了此時的主題。前麵的經曆就像夢一樣的,雖然很美,但卻不可能再回去。而現在的他們,就像當年開過的花朵,如今已然凋零。不管是杜甫,也不管是李龜年。也不管是大唐,他們都已經輝煌不在……”
聽著陳凡的講述,一眾網友感慨萬千。
“詩聖果然不愧是詩聖,這首詩的內在含義竟然如此的隱晦。”
“是啊,一不小心,我們都可能誤會這首詩的意思。”
“我覺得這才是杜甫的高明,你也可以理解字麵意思,反正字麵意思也很美。當然,如果你能更進一步理解背後的故事,那才真正的讀懂了杜甫。”
==
PS:兄弟們,最後一天雙倍月票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