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就是這樣,一百年來打來打去,打得人都死光了。”
“所以為什麼三國沒有什麼史料記載了,就是因為人都死了。”
三國時期雖然還沒有出現像唐詩那樣的輝煌。
但三國時期同樣出現了一批擁有魏晉風骨之士。
曹操,就是魏晉風骨代表人物之一。
“也正是因為常年接觸到這一些,心懷大誌的曹操,他便立下決心,他要在有生之年,結束掉這樣的戰亂。而如何結束?不是靠仁義道德去約束大家,而是靠自己的武力。隻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並且將這一些諸侯打敗,那麼,天下就能太平,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
雖然曹操確實是一位梟雄。
但不得不說。
他的誌向比之任何一人都大。
“隨後時間,董卓死去之後,曹操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並且,還將黃巾軍打敗。而就是這一戰,曹操擁有降卒30餘萬,並控製了百萬人口的地盤,雄居兗州。並在隨後幾年裡,打敗袁術,陶謙,甚至還平定了北方的南匈奴。而曹操,也正式被漢獻帝封為兗州牧。”
“成為兗州牧之後,曹操已經成為了一方勢力極強的諸侯。眼見各方諸侯都想稱帝,而曹操卻反其道而行。他不但沒有稱帝,反而還迎接漢獻帝,並遷都許昌,也就是在這個地方。至此,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整個諸侯爭霸當中,占據了主動權。”
不得不說。
這一步可以說是曹操最為漂亮的一招棋。
當時雖說東漢已經氣數將儘,但仍沒有亡。
此時如果稱帝,定然會遭受到無數人的討伐。
其他一些諸侯沒有看到這樣的局麵,或者是被稱帝的野心所誘惑,一時紛紛稱帝。
哪怕有的不稱帝,也不時搶奪傳國玉璽。
但相對於他人稱帝,以及那一個什麼也不會說話的傳國玉璽……真正的漢獻帝才更有價值。
雖然本質上曹操沒有稱帝,但“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與稱帝也沒有什麼兩樣。
更為得重要的是。
曹操可以通過此舉站在道德至高點。
一方麵可以通過漢獻帝下詔拉籠人心,另一方麵也可以因手上有漢獻帝,輕易不會被他人討伐。
當陳凡講到這裡。
直播間人氣已經突破了50萬。
“好,好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之前我一直對三國曆史不感興趣,但現在,我突然對三國曆史感興趣了。”
“沒想到在三國如此諸侯混戰當中,竟然有這樣的一位英雄出現。”
“我靠,我突然發現,曹操這丫的比曆史當中一眾帝王都更牛逼。”
“可不是,看看人家是怎麼成長起來的。當初很弱小的時候就知道以大局為重,犧牲自己先行討伐董卓。後麵又有極大的野心,想要一統天下,然後一步步占據地盤。而占據地盤之後,又有強烈的政治手段,不稱帝也不去奪玉璽,而是來了一招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般手段,其他一些帝王哪有這本事。”
事實上確實如此。
不說那一些生在比較太平年代裡的帝皇。
就算是其他一些皇帝,他們的戰場也比之三國時期的戰場容易多了。
而曹操,哪怕這麼有實力,打了幾十年到他死後,也還隻是三分天下。
沒辦法。
不是曹操不行,而是一眾對手的實力太強了。
……
感覺整個直播間氣氛被帶動起來了。
陳凡也講得有些激動。
曆史這種東西。
剛開始講的時候,大家還不知道整個背景,可能聽著會沒感覺。
可是一但代入了背景,那整個的故事就變得異常的精彩。
陳凡繼續說道:“不過,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自己占據了主動權。但在諸侯混戰的年代,最終拚的還是實力。誰的實力強,誰就說話算數。在曹操打敗袁術之即,曹操還有一個實力更為強大的對手,這個對手,那就是袁紹,也就是當年與曹操一起玩的發小。”
“為了打敗袁紹,曹操非常重視人才。隻要有人才投靠,他都人儘其用。也正因為曹操的賢明,一眾謀士紛紛投靠曹操。像郭嘉,郭嘉原本是袁紹身邊的謀士。但是袁紹雖然名氣大,可真正到了袁紹旗下之後,郭嘉才發現袁紹隻是徒有其名,他隻是一方麵禮賢下士,但卻不會善用人才,而且優柔寡斷,好大喜功。最後,郭嘉離開了袁紹,反倒是投進了曹操帳下。”
“除了郭嘉之外,另一位謀士賈詡,他被稱之為三國第一毒士。他此前是董卓的部下,後來董卓死了,投靠了張繡,並獻計張繡兩次打敗曹操。而後來,在分清形勢以及知道曹操為人之後,賈詡選擇了投奔曹操。不隻是他投奔,賈詡還力勸張繡也跟著投降了曹操。”
“也正因為曹操愛惜人才,所以當曹操與袁紹交戰之時,一眾謀士都為其出謀劃策。甚至,在開始的時候因為曹操兵馬遠少於袁紹,就要被袁紹大軍打敗。可就在關鍵的時刻,袁紹帳下一位謀士,竟然在最後關頭也投靠了曹操。並向曹操透露了袁紹糧草所在地。最終,曹操偷襲烏巢,大敗袁紹……這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官渡之戰。憑此戰,曹操為魏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隨著曹操節節推進,直播間眾人亦是激動不已。
這般三國諸侯之戰的較量,當真是讓人拍手撐快。
直播間人數也越來越高。
……
當然。
不隻是直播間。
在直播間之外,還包括許昌旅遊管理局。
其實他們昨天就想與陳凡見一麵,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
或者是利用陳凡的影響力,打開許昌的旅遊資源。
可誰曾想。
陳凡第一堂開講的曹操,實在是太具有爭議,而且太讓人不少人無法接受。
殺了呂伯奢一家不止,還將呂伯奢也給殺了的故事……這真不太好宣傳。
但今天。
當陳凡講到曹操從十八路諸侯開始,一路先後打敗一眾對手。
不隻展現出他強大的軍事實力,更展現其個人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時。
整個旅遊局一眾工作人員激動的都要尖叫起來。
他們其實早就想推動許昌三國曆史文化旅遊這一個課題。
可是。
因為三國一個是大家都不熟。
另一個,他們也不熟。
哪怕知道一些比較知名的,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可現在……
不說其他。
光是十八路諸侯結盟,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這其中每一個都是讓人拍案而起。
每一個,都能為許昌打開一片新的旅遊天地。
更不用說。
在這其中,曹操還是一位大詩人,寫下了一首非常經典的《蒿裡行》。
而陳凡的講述並沒有停下,他接著說道:“官渡之戰打敗袁紹之後,基本上曹操在北方就沒有太強大的對手。不過,為了以絕後患,也為了平定自己的大後方。當時袁紹的兩個兒子逃往了烏桓,而烏桓也時不時騷擾邊境。207年,曹操毅然北征烏桓,而在北征烏桓期間,曹操又寫了一首詩。”
“凡哥,曹操真是詩人?”
“都說了,人家不隻是詩人,而且還是大詩人。”
“這個,不太像啊。”
雖說之前曹操那首《蒿裡行》確實寫得也還可以。
但這個也還可以隻是也還可以。
見識到了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仙詩聖,就算是寫得再好的詩在他們眼裡也就這樣了。
隻是。
就在一眾粉絲懷疑時。
陳凡突然話鋒一轉,整個人氣質一下子突然轉變。
隨後。
陳凡大聲念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沒錯。
這正是曹操的《觀滄海》,北征烏桓期間寫下的一首詩。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