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傳國玉璽和氏璧從誕生再到最後,曆經1000多年。
1000多年的時間裡,無數的朝代不知道打了多久。
在他們這一些人當中,有的成為了正統,進而保管了一段時間。
有的,卻因為和氏璧遭來了殺身之禍。
不過當陳凡講到這裡。
眾人又問道:“陳凡老師,為什麼大家都想要這個傳國玉璽呢?”
按理來說,一個朝代被另一個朝代滅亡了,要不要他們的玉璽也無所謂。
自己完全可以製作一個玉璽。
關於這一點,陳凡卻說道:“這確實是一個疑問。但是,大家用的卻是現代我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如果,我們換成是古代當時人們的思維,那就不一樣了。”
陳凡接著說道:“春秋戰國時期,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周朝,但各大諸侯國基本上已經不在受周朝的統治,甚至不少諸侯國都有滅掉周天子的實力。所以很多的時候,各大諸侯國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國家。所以在當時,各大諸侯國做的最多的就是擴大自己的實力,也沒想過天下能夠統一。或者,大家都沒有想過統一的想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各個國家的,他理應是這樣的,也確實是這樣的。就算在各大諸侯國上麵,他確實是有一個周天子。但周朝,其實相當於聯邦製。各個諸侯國名譽上是歸周天子管理的,但具體還是各個諸侯國自己管自己,並不是太受周天子約束。”
“直到,贏政一統了天下,結束了這種聯邦製。贏政不再稱王,而是用起了周朝都沒有用過的【帝】的稱號,所以,贏政又被稱之為始皇帝……”
周朝的爵位從高到低,分彆是,公,侯,伯,子,男,
其實周朝真正要說的話,隻有周天子稱王。
其他的,都不是王,隻是公。
甚至春秋五霸當中一眾霸主稱公都有一些問題。
因為這一些霸主的真正爵位,還不是公,最多是侯。
楚國最高的爵位連“侯”“伯”都不是,隻是一個子爵。
然後楚國國君感覺麵子上怪不住,於是就向周天子請封。
雖然那個時候周朝天子確實衰退了,但就是不給楚國國君再封爵位。
一氣之下,楚國國君直接拍桉起。
媽的。
既然你不給我爵位,老子就直接稱王了。
結果。
後來楚國所有國君都稱王。
到了戰國。
楚國稱王的時候,春秋時期其他諸侯國還有一些克製,並不稱王。
畢竟要給周天子一些麵子,這也顯得自己不是那麼像楚國那樣的蠻夷。
可到了戰國禮樂崩壞之後,戰國一眾諸侯就再也不管了。
不少諸侯會想。
他喵的楚國都稱王,為啥自己不能稱王?
反正周天子已經有名無權,也沒啥實力,怕他做什麼。
與楚國國王一樣,所有諸侯國的國王都稱王了。
所以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王就是最高的統治者。
可是。
在贏政直接稱帝時。
一下子。
帝就直接在王之上。
這就有一些超出了周天子,成為天下真正主人的味道。
當陳凡繼續講下去時,這時,直播間裡一眾朋友一個激動。
“始皇帝?”
“贏政是第一個皇帝嗎?”
看著眾人很是震驚。
陳凡自然知道他們震驚的感覺。
因為這個世界並沒有始皇帝這個觀點。
關於秦朝,其實記錄的也不是特彆詳細。
“是的。”
陳凡點頭:“贏政滅掉六國之後,最終一統天下。”
“陳凡老師,跟我們講講贏政滅掉六國的事吧。”
“呃……這要講贏政滅六國的事,恐怕得講好幾個月。”
陳凡搖搖頭,說道:“到時候將春秋戰國的時候,再講秦朝。所以,也正是因為大家沒有一統天下的觀念,贏政一下了做到了一統天下。這個時候,這對於世人的震撼是非常大的。他們沒想到贏政能夠這樣做,他們也沒想到,天下竟然能統一。而做為能夠一統天下的秦朝,自然就被所有人認為是正統的。於是,他們的傳國玉璽就變成了國寶,變成了曆代都要爭搶的寶物。因為他們認為,得到了這個,那就相當於自己就是正統。甚至,有了這個,自己就能稱帝。”
事實上。
這從法理上是能說得通的。
因為我有了傳國玉璽,所以我可以稱帝。
所以在三國時期的袁術在得到玉璽之後,他就稱帝了。
至於為什麼能夠稱帝,因為這是一種對於老百姓來說根深蒂固的一種觀念。
得到玉璽,也能被更多的人認可。
而如果你連玉璽也沒有,然後就稱帝……顯然在理論上行不通的。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有這麼多朝代的人會搶玉璽。
哪怕他們已經打下了國家,天下已經安穩了,他們也十分重視玉璽。
畢竟。
萬一這個玉璽被其他人得了去,其他人完全可以振臂高呼,與你展開較量。
雖然不一定這個較量就能將你滅掉,但有了玉璽,也就有了借口。
“沒想到傳國玉璽還有這樣的作用。”
“明白了。”
眾人紛紛點頭。
……
“陳凡老師,我是許量啊。”
“許主任,什麼情況?”
“彆問了,問就是啥時候來我們央視?”
“我這不正在東方電視台做節目嘛。”
“彆做了,我們央視難道還比不上東方電視台嗎?”
“呃……也不能這樣說。”
“那行,東方電視台給您多少錢,我們給您10倍。”
“真的?”
“真的。”
“那……”
西安博物館的節目終於結束。
隻是一線束,陳凡便接到了許量的電話。
正待陳凡要答應。
這時,一邊的朱台長卻是大聲一吼:“陳凡老師,我們給您20倍。”
“呃……”
陳凡一愣。
朱台長抱歉的說道:“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有意偷聽的。”
“好吧。”
陳凡打開了免提。
“許主任,你看,朱台長也在這,他們給20倍。”
“不要說了,我們30倍。”
“我們40倍。”
“我們100倍。”
“陳凡老師,您報個數,你說多少就多少。哪怕,我這個台長都可以讓您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