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學子紛紛點頭。
接著,其中一位學子又問道:“陳凡老師,這一次您來我們學校是準備開一個講座嗎?”
“不是什麼講座,就是講講課。”
“太好了,我能不能參加,要不要門票?”
“門票?”
陳凡一愣,隨後卻是笑道:“你以為這是百家講壇啊,這次是專門到你們京都師範開講的,你們提前報名就好了。”
一翻與一眾學子聊了聊。
下午2點半,陳凡便在京都師範階梯教室開始了講課。
……
“各位同學好,今天我們接此前講的封神演義,周天子分封各國之後。剛開始表現還好,各個諸侯國對於周天子都非常恭敬,每年都按時向周天子納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去。慢慢的,就有一些諸侯國的繼承人,他們便不想像周天子納貢了。”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原來分封的時候,很多諸侯國與周天子都很有感情。
比如周朝分封的一係列諸侯,一大半是自己人,不是武王的兒子,就是文王的兒子,或者是周公的子孫一類。哪怕不是姬姓的,很多也是當時有功的大臣。大家感情很好,也很向著周天子,所以他們會按時納貢。可傳了幾代之後,隨著血緣關係以及其他關係不斷的稀釋,大家對於周天子已經沒有太多的感情了。
這就像現實普通民眾一樣,一般過了三代之後,就不怎麼親了。
過了五代,那完全就是路人了。
“於是在這當中,矛盾就此產生。當然,周天子實力比較強的時候,也就是西周之時,周天子的實力還比較強,各個諸侯國的實力一般,他們還不能夠對周天子產生太大的威脅。可到了東周之後,周天子的實力已經與普通的諸侯國差不多了,甚至,有的時候還比一些諸侯國的實力還差。最終,周天子也就成為了名譽上的天子,整個周朝進入到了春秋時期。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春秋時期。”
東周分兩半。
一半是春秋,一半是戰國。
春秋在前,陳凡準備先講春秋。
“春秋時期,周天子已經和普通的諸侯國差不多,所以,他在春秋時期沒有太多的表現。而這個時候,此前被周天子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已經開始慢慢變得強大。”
說到這裡,陳凡停了一下:“各位同學,春秋時期整個中華大概有140個國家,大家想聽哪個國家?”
“齊國。”
“薑子牙。”
不少同學喊出了齊國與薑子牙的聲音。
顯然。
此前的封神演義對於周朝曆史進行了一定的普及。
大家之所以想聽齊國,就是因為齊國是薑子牙的封地。
做為周朝打敗商朝最大的功臣之一,薑子牙所在的齊國,自然很吸引大家的注意。
“看來大家對於薑子牙很感興趣啊,這也證明大家的眼光不錯。那行,今天我們就先講齊國。”
要說齊國。
他不隻是在春秋時期是一方實力強大的國家。
他在戰國時期同樣也是。
之所以如此。
那就是因為齊國第一任國君薑子牙的牛逼。
“之前講封神演義的時候,我們知道薑子牙是被封在營丘,也就是現在的臨淄,然後建立了齊國。事實上,齊國並不是薑子牙建立的。他早在商朝之前,他就有齊國的存在。所以齊國在當時是屬於商朝的諸侯國,但商朝被周朝打敗了,所以齊國也就歸屬於周天子。”
“但周天子雖然將薑子牙封到了齊地,可是齊地的一些百姓,一些大族並不完全與周天子一條心。甚至,齊地附近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國準備攻打薑子牙。而薑子牙在前往齊地的時候,他就得知那裡的情況。在來到齊地之後,他依據當地的風俗,提拔了一些當地的能人,並發展工商業,一時人口增長的非常快。沒用多少年,齊國就成為了春秋時期的一方大國。”
周朝的分封製借鑒了商朝的分封製。
不過商朝的分封製又與周朝的有一些不同。
商朝時期的分封更多的則是部落聯盟。
一但這一些部落聯盟坐大,對於商朝就有直接的威脅。
比如周朝。
周朝當時就是商朝的一個部落。
周朝吸收了商朝的教訓,於是封的都是自己一些血緣關係比較濃的族人,以及一些功臣。
但隨著時間的推去,再濃的血緣,再深厚的功臣也不可能一直對周天子如此的恭敬。
“在薑子牙去世之後,他的子孫繼位。雖然有一段時間,齊國陷入了長達40多年的宮廷爭鬥。但當時還處於西周時期,整個政治環境比較好,各個諸侯國之間還比較文明,所以齊國的國力並沒有就此衰落。而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實力迅速下降,各個諸侯國便開始了相互之間的爭鬥。而在這一些諸侯國之間的爭鬥當中,齊國國君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也可以稱他為春秋五霸之首。”
是的。
今天講齊國,重點陳凡講的就是春秋時期的齊桓公。
“春秋五霸。”
聽到這個名字,一眾學子一下子迅速沸騰了起來。
當然。
還有直播間的一些朋友。
是的。
雖然是講課,但陳凡向來不私自單獨講,與之前一樣,也是開了直播。
“我記得好像之前陳凡老師講過春秋五霸。”
“是的,之前陳凡老師講過春秋五霸的最後一霸越王勾踐。”
“我感覺齊桓公應該比勾踐厲害。”
“廢話,要不然人家怎麼叫春秋第一霸呢,人家可是春秋五霸之首。”
關於春秋五霸,其實有很多個版本。
但眾多版本當中,最為讓大家公認的,那就是齊桓公。
也正是因為齊恒公,才有了春秋霸主的稱號。
並且。
也因為齊桓公,後世一係列的霸主都遵從齊桓公定下的規矩。
“齊桓公是誰呢,他是齊僖公的兒子,名小白,我們就叫他小白好了。”
前世陳凡看《東周列國誌》,最開始講的就是公子小白。
因為他的名字很接地氣,就是叫小白,所以陳凡對於小白還是挺有好感的。
後來再看到這個小白竟然成為了春秋第一霸,一下子更是讓陳凡欣喜。
沒想到。
這個叫小白的竟然這麼牛。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白帶壞了規矩。
後來一係列寫網絡的作者都開始叫小白了。
什麼天下第一白啊。
特彆白。
我最白。
白開水。
中原第一白……之類。
雖然他們寫的確實白的可以,但還是挺好看的。
呃。
話扯遠了,陳凡繼續開講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