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
陳凡便製作了一個視頻,將道德經第二章發了出去:“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是道德經第二章。
陳凡沒有去做翻譯。
不過雖然陳凡沒有翻譯,但不少對文字有研究的已經翻譯了出來。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為有醜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為有惡的了。所以,有和無互助產生,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聲互助諧和,前和後互助跟從。因此,聖人以無為處理事務,實行無言的教導,萬物自己發生變化而不為它開頭。生長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這應該說的是國家的治理方麵。”
“嗯,好像李耳推崇無為而治。”
不少人在陳凡視頻區不斷的評論。
陳凡對此沒有回應。
每個人對於道德經都有自己的領悟與理解。
陳凡理解的也未必是正確的。
他隻需要將原版的道德經發出去就可以了。
接著。
陳凡繼續發出了另外一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前世很多經常引用。
同時。
每當這句話出來之時,都是無比的震撼人心。
而現在,也是如此。
當陳凡將“天地不仁”這句話發出時,一眾此前比較淡定的粉絲,這會兒卻是無比的興奮了起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去,我怎麼感覺這句話好有逼格。”
“我也感覺,好像中什麼秘笈中的一句話一樣。”
“哈哈哈,我就是寫的,到時候我將這句話放到我的中。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誅仙》。”
“得給凡哥版權費。”
“知道,知道,現在就打賞。”
說著,還真有一位作者朋友給陳凡打賞了。
不過,這隻是插曲。
更多的,則是關於這句話的領悟。
“天地是不仁的嗎?”
“還有,這裡麵怎麼又說聖人不仁?”
“芻狗就是祭祀用的草狗,這句話是不是有問題?”
不少人有一些疑惑。
因為此前陳凡講過聖人是無私的,是無為的,也是心善的,他怎麼會將萬物,百姓當成是芻狗呢?
不過。
在不少人評論當中,又有一些人評論說道:“我好像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
“這裡的不仁應該是無所謂仁慈與不仁慈的意思。”
“那這也不對啊,難道天地與聖人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嗎?”
“是的。”
“我靠,你說得我更不懂了。”
“回到前麵吧,前麵不是說了嗎,天地與聖人對於萬物百姓都是采取無言的教導。這種教導並不是一個個言傳身教一樣,而是順其自然。就像我們的天地一樣,他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他即不會特彆的去做什麼,也不會特彆的去不做什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太陽每天都是東升西落,我們每年都是春夏春冬。所以,天地與聖人的這種自然而然,並不是不仁,而是最大的仁。”
“咦,我去……你這一說,好像還真符合了天地與聖人的做法。”
“這不隻是天地與聖人的做法,這對於我們現實也有巨大的參考價值。比如說你是公司的領導,你是特彆的照顧誰,還是特彆的不照顧誰?其實都不要,最為應該的是讓所有人都公平競爭。誰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誰也都有被淘汰的可能。這樣,整個公司的競爭力才能更強。”
“我去,你是怎麼想到的,你簡直天才啊。”
“天才就見笑了。我也是管理公司好長時間,然後再看到道德經這句話,這才領悟出來的。嘖嘖,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陳凡老師說道德經有可能是一部修仙秘笈了。對於我來說,他就是一部修仙秘笈。”
當然。
道德經裡麵可不僅僅隻有這一些。
接下來,陳凡又是繼續更新著道德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兄弟們,我怎麼感覺道德經真是一部修仙秘笈。”
“不要你感覺,我也是這麼感覺。光讀了幾段,我就已經受益非淺。可恨,就是我的見識淺了一些,有不少無法理解。如果能全部理解透,那該多好。”
“彆感慨了,這裡麵如果能理解個十之一二,也能讓我們受益無窮了。”
道德經是什麼書?
說他是經書,但其實可以說他是一部哲學巨作。
哲學又是什麼?
哲學就是一門研究人與自然,並總結出經驗規律的書。
所以有的一些哲學名言,他能夠影響人的一生。
而道德經,他則是哲學中的哲學。
他不僅完整的敘述了什麼叫做道,而且還告訴你應該怎麼得道。
雖然這個得道並不是像玄幻修仙一樣的得道。
但明悟,解開自己的疑惑,同樣也是一種得道。
於是。
接下來你會看到。
在道德經不斷更新的同時,無數的粉絲,網友,卻是先後給陳凡刷出了禮物。
“感謝陳凡老師解開了我20年都沒能解開的迷題,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以前一直感覺社會不公平,但看了道德經之後,我明白了,天地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無比公平的環境。一架飛機,聊表心意”
“最近心情很煩躁,一直靜不下來。直到,當我看了道德經,我突然之間發現,以前自己的煩躁,都隻不過是自己心亂倒至。道,真的好有意思,感謝陳凡老師。”
這是一種頓悟。
雖然這種頓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出現。
雖然這種頓悟,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碰到。
但是。
當你出現的那一刻,他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而且。
這不僅僅是對於普通人。
對於有一些大人物來說,他的效果卻是更為的驚人。
某世界500強企業,做為掌門人的“王洪誠”便碰到了麻煩。
直到。
他的好友給他推薦了一部叫做《道德經》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