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這個時代,有關於雜誌社的約稿,這其實還比較少見?
時代在變,閱讀手段也在變。
在習慣了信息化,碎片化的閱讀之後。
大家似乎很難沉得下心來,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
就拿江海的新作《許三觀賣血記》舉例。
從質量上來說,《許三觀》絕對屬於是傳統嚴肅文學領域,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作為先鋒紀實文學的集大成之作——
不論是書中想帶給人的思考,又或者是想要讀者從閱讀之中領悟到的人生哲理,《許三觀賣血記》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直接拉滿!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傳統紀實文學領域,不可多得之優秀佳作!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相當之一部分人群,對於這本書看不下去。
至於原因,倒也簡單——
其一,這書太悲,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讓人著實是有些看不下去!
其二,文化素養不高的人,對於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根本就讀不明白!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現如今這個碎片化信息閱讀時代——
有幾個人能安安靜靜沉下心來通讀完一本書的啊?
看著郵箱裡一家名為《青春前言》雜誌社給自己發送過來的約稿函件,江海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青春傷感文學題材約稿?”
雖然現如今的大環境的確是比較浮躁,但是,這其中顯然就不包含一個團體——
那就是學生群體!
成年人,迫於生活壓力需要工作,所以這才導致他們抽不出整片的時間來看書。
但是,學生明顯就不一樣啊!
學生的本職是什麼?
是讀書!
是學習!
相較於碎片化的信息化閱讀,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其實更能沉下心來,從頭到尾安安靜靜的去通讀完一本書!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都已經到了信息化時代,在紙質傳媒普遍落寞的時代——
還能有雜誌社能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殘酷的時代存活下去的原因?
因為學生被關在學校裡,他壓根就不能用手機!
其實在這之前,江海也不是沒有想過,把《許三觀賣血記》這種題材的悲劇著作——
往學校裡推廣!
但是,的確也是非常之無奈,類似於《許三觀賣血記》這種現實題材的著作——
是真的沒辦法引起正值青春期,心懷遠大抱負和理想學生們的共鳴!
這些正處於校園,初三、高三的學生,他們這其中大一點的學生也就十七八歲的年紀.
你朝這樣一個年齡段的學生,講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名為許三觀普通老百姓的悲慘人生?
這怎麼可能代入得起來?
我都沒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殘酷,你讓我在書裡,代入許三觀那悲催而又沉重的一生?
這明顯就不現實!
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無奈之下,江海才能把《許三觀賣血記》的主力戰場,放在全國各大書店。
《許三觀賣血記》針對的讀者人群,是飽經滄桑而又早就經曆過社會毒打的中年人!
《感天動地竇娥冤》針對的讀者人群,是那些年過花甲,不喜歡看書學習,而又非常喜歡看戲劇戲曲的老年人!
既然中年人,老年人都已經成為了江海潛在的目標讀者,那江海的下一個目標——
自然就是未出社會,心懷善念,對這個世界抱有誠摯期望與祝願並且還擁有大好青春年華的學生少年!
“既然要致鬱,那肯定得包圓。”也不知道為什麼,江海看著有關於雜誌社的約稿函件,莫名就有些興奮,“錢不錢的無所謂,最主要是,我這人就喜歡寫書”
嘗試著去聯想一下這幕情景——
一個幸福美滿家庭裡。
爺爺奶奶聽著《竇娥冤》的戲劇戲曲,哭得淚流滿麵。
還在大學裡任教的父親,也屬於是高級知識分子,手裡抱著一本《許三觀賣血記》,手上的煙是一根接著一根,根本就停不下來。
而這個時候,剛上初中的孩子,偷偷在學校裡偷看江海在雜誌上連載的青春傷感類題材,黯然神傷.
一想到這幕情景,江海莫名就有些興奮?
倒也沒有怎麼猶豫,江海果斷通過郵件裡留下的聯係方式,聯係上了《青春前言》雜誌,負責約稿的主辦編輯:
“莫主編你好,我是江海.”
雜誌社約稿,和網文這種站的投稿,有著本質上的區彆。
一般來說,能讓雜誌社主編主動上門約稿的作者,在業內都是頗具名氣的實力作者。
很明顯,在發售了《許三觀賣血記》以及《人間失格》這兩部著作之後——
江海已經擁有了讓編輯主動上門約稿的資格。
《青春前言》,是一家集青春紀實文學,青春傷感文學為一體的短篇類彆雜誌社。
它們主攻的目標讀者,是13歲到18歲年齡段,正值青春期且易碎敏感的學生群體。
在青春傷感文學這一塊——
《青春前言》在國內,還算是頗具名氣?
之前火遍全國的《花火》《愛格》《最》期刊雜誌,就屬於是《青春前言》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