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是國家的中堅力量,當然,各位也有各自的重要事務。參與這次實驗,遵循自願原則。"
"如果有事不便參加的,現在就可以離開。"
這群學者專家麵麵相覷,沒有一人選擇離開。
麵對可控核聚變實驗的重大突破,誰不想立即投身研究,探索最新的科學秘密,此刻想走的人無疑是愚蠢的。
"既然大家都願意參與研究。"這樣的場景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那就請先簽署保密協議吧。"
頓時,一份份保密協議擺到了專家們的麵前。
這些專家個個地位不低於孫道然,簽署的保密協議比簽收的快遞還多,早已司空見慣。然而此刻,看到這份協議,他們仍感到震驚。
協議上竟蓋有最高軍事指揮部門的印章!
可控核聚變研究一直屬於民用領域,使用的是普通級彆的保密文件。在此範圍內,隻要不泄露機密,仍可以接受媒體采訪。
最高安全局的權威印章烙印其上,昭示著可控核聚變技術已臻完善,甚至可應用於軍事,任何媒體必然會被拒之門外。多年來,這般頂級機密指令僅頒布過兩次,上一次,正是那赫赫有名的"兩彈一星"項目...
這批學者帶著忐忑的心情,簽下了保密協議。他們暗自思量,可控核聚變試驗已推進至何種境地,等離子體維持時間能達到五分鐘以上,抑或更長的十分鐘?
他洞悉他們的困惑,此刻保密已無必要,於是高聲宣布:“在張工總設計師的引領下,我們成功研製出微型托卡馬克裝置,等離子體狀態能穩定保持在十小時以上。”
“是時候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建造大型托卡馬克裝置了。”
說到這裡,他亦難掩激動:“我們的清潔能源研究,已然在全球獨領風騷!”
此言一出,猶如巨石投入湖心,激起科研界領導們的層層漣漪!
“什麼,等離子體狀態竟可持續十小時以上!”
“我是不是在做夢,快掐我一下,讓我清醒。”
“十小時...實驗已相當成熟,確實可以著手大型設備的製造了。”
“幾個月前還是隻能穩定兩分鐘,怎麼突然躍升至十小時呢。”
這些學者專家們的驚訝並非無理,要知道,將等離子體狀態從兩分鐘延長至十小時,好比將百米賽跑的時間從九點五秒提升至五秒。
而這一切,隻發生在短短兩個月內。
“這位張工總設計師究竟是何許人物!”所有的目光聚焦於此。
他們中也有幾位姓張的專家,交換眼神後便排除了彼此的可能性。
難道是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默默無聞的天才?無論是老牌的資深專家,還是新興的學術新秀,都無法猜出這位張姓人士的身份。
“會不會...是從海外歸來的頂尖專家!”有人猛然拍案而起,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