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昌把西瓜從網兜裡取出來,放到桌上,微笑道:
“回去和嶽母聊了幾句,她讓我帶話,說你有時間多回去陪她說說話。”
“過十天半月再回去吧!剛搬過來沒幾天,一回去我又舍不得走了。”何文惠搖頭道。
劉洪昌微微點頭,笑問道:“媽和嫂嫂呢?”
何文惠輕笑道:“後院陳家兩口子吵架,過去看熱鬨了。”
“我本來也想去瞧瞧的,但一想到懷著孩子,那邊兒人多,亂哄哄的,就忍住沒去。”
劉洪昌走到她身旁坐下,拉過她的手把玩,笑眯眯道:“原來你也喜歡看熱鬨啊?”
“啥叫我喜歡看?有熱鬨看你不好奇?”何文惠白了他一眼說,又展顏一笑繼續道:
“洪昌,我原以為搬過來住,嫂嫂會三天兩頭找我麻煩,沒曾想她蠻好相處的。”
劉洪昌含笑道:“人無完人,大嫂雖然毛病多,不過還算講理,我媽能管得住她。”
“難怪咱們一結婚,第二天你就回來看媽了。”何文惠恍然微笑道。
劉洪昌輕笑道:“不然呢?結婚前她多討厭你?聽我說要搬回來,態度立刻就變了。”
“哎……我那會兒懵懵懂懂的,表現不好,文遠和文濤也不懂事。”何文惠歎氣道。
“咱們能在一起你確實付出太多,現在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娘家都要拖累你。”
劉洪昌搖頭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以後這事兒就彆再提了。”
正閒聊,就見劉運昌滿頭大汗,垂頭喪氣從外邊兒回來。
“咋了這是?”劉洪昌好奇道。
劉運昌抱著茶盅咕嚕咕嚕大喝幾口涼茶,長長吐了口氣道:“聽說軋鋼廠要改製。”
“改製會把你改了?”劉洪昌疑惑道。
劉運昌走到一邊兒坐下,搖頭道:“很難說,五級工以下的一線工人都有可能拆掉。”
“動作這麼大?”劉洪昌有些詫異。
劉運昌歎氣道:“現在是四班三運轉工作製,以後會實行三班倒,至少拆一個班。”
生產一線,大都實行八小時工作製,四班三運轉,即早班、白班、夜班、休息四個班。
四個班,每個班實際上還沒有八個小時,雖然倒班,卻也不太辛苦。
等拆掉一個班後,雖然還是八小時工作製,卻會改掉大量一線工人。
等真正加大力度後,幾百人的車間,改製後隻剩下幾十號人是常有的事。
一個人乾幾個人的活,工作量和勞動時間大增,說是提高了效率啥的,釋放人口紅利。
當然,這種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會有一個過程,所以就會有十幾年後的下崗潮。
說到這事兒,劉洪昌對何文惠道:“文惠,二食堂今後也會合並改製,我準備下海。”
“出通知了?”何文惠眉頭微蹙道。
劉洪昌搖頭道:“還沒有,但老姚前幾天問我想不想調到彆的單位去,說了這事兒。”
“這事兒估計要三五年才能真正落地,但我經過深思熟慮後,準備年底就下海創業。”
“你也彆擔心,我就算不乾彆的,光靠手藝吃飯,也能養活一家老小。”
實際上這年代的人,非常看重工人鐵飯碗,大多人對下海創業的看法比較慎重和保守。
尤其是個體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地位比較低,賺錢了還好說,賺不到錢
何文惠聞言,眉頭漸漸舒展開來,淺笑道:“這事兒你拿主意,無論如何我都支持。”
“嗬嗬,有你這態度,我就放心了。”劉洪昌笑嗬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