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是一邊收集物資一邊探圖,所以蘇柚的效率其實並不高,從陽光明媚到天色漸暗,這地圖也隻不過才解鎖了不到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區域。
本來這個時間點,蘇柚是該回去的了,但她在解鎖最後一個區域的時候,看見了這最後一塊區域有些熟悉的地形與環境……
“斜山地,闊葉木……這附近有礦山?!”本來蘇柚隻是想先探探地圖,能夠探到石料場那就更好了,如果探索不到也無所謂,她明天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可以行動。
但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確在意料之中的沒有探索到石料場,但她卻發現了一個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九會刷新礦山的區域。
斜山地是一種地形,這種地形看似平麵,但實際上整個路麵是傾斜的,這說明附近有山脈……如果僅僅隻是斜山地那這並不算什麼,畢竟山又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
但如果在斜山地的附近看見了闊葉木,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闊葉木基本上是固定會刷新在礦石資源點周邊的一種樹木,可以這麼說,有礦石資源點的地方不一定有闊葉木,但有闊葉木的地方一定有礦石資源點。
而礦石資源點的類型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礦場,礦石裸露於表麵,直接挖就好,開采難度低,但通常也不會有太多高級礦石。
第二種是礦山,礦石藏於山內,有常見的礦石,也有比較稀有的礦石,開采難度中等。
第三種是地下礦脈,按照字麵意思理解,礦石在地下,但深度未知,所以開采難度極高,但同樣對應的是出現高級礦石的概率更大。
而斜山地+闊葉木這一經典組合,幾乎就是將可能性鎖定在了第二種——這附近又有山地,又有礦石,那這不是礦山是什麼?
雖然也不是沒有一種極小的可能性,比如這山就是普通的石頭山,而這山地下有一個礦脈資源點……說實話,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礦石資源點有還不如沒有。
因為一個範圍內的資源點一般都是有數的,刷了這一個,刷下一個的概率就很低了,或者隻會刷新在很遠的地方。
而這種在石頭山下麵的礦脈也是真的折磨人,畢竟要硬生生挖開一座山才能挖到地下的礦脈,這工作量不用說都知道有多大。
蘇柚覺得自己應該不至於遇見這麼小概率的事情,也不希望自己遇見這麼小概率的事件。
因為發現了礦石資源點的緣故,蘇柚原本準備直接回家的想法直接消散——她想去看看。
這想法才出現,蘇柚便已經朝著她根據經驗所判斷出來的,礦山所在的位置行動了。
她算過時間,她最多還有二十分鐘可以用來尋找這‘礦山’,不管二十分鐘後有沒有找到這礦山,她都必須立刻返回領地。
為了防止突發情況延誤時間,蘇柚還特意給自己留了十分鐘的時間作為容錯,不然她其實一共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用來尋找礦山。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