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見問,咂嘴搖頭直笑:“唐朝王江寧的詩,‘披讀了不悟,歸來問嵇康’你都忘了不成。將來金殿對策可怎麼辦呐!”
禛鈺袖手,在一旁聽了心中冷嗤:枉自揣摩上意,牽強附會,自作聰明,愚不可及。
黛玉偏生瞧見了動靜,鼓腮瞪目,暗自生氣。禛鈺生怕這一打岔,攪擾了黛玉的詩興,忙道:“改一兩個字無妨,私相傳遞就不美了。詩作又不題名道姓,待會兒娘娘讓文史官謄錄了,由眾人匿名投選佳作十二篇罷了。”
“王公子所言正如我意。”坐在簾內的賈太妃聽了太子這話,便知自己失去了評閱詩文優劣的權利,不由怪怨寶釵太冒失了些,這什麼場合,就好為人師起來。
很快文史官謄錄了三十餘首詩,傳與外廂男人們看。趁此機會,寶玉將站在對麵的王公子下死眼盯了許久,暗歎天下竟有這等出塵英俊,如明珠在側朗然照人,真真相見恨晚!
賈府眾人看了詩文,評賞出十二首佳作,待賈政進歸省頌之時,才揭曉了誰是大詩翁。
十二首中黛玉獨占五首,為諸詩翁之冠。湘雲占了三首,次居第二。寶釵占了兩首,敬陪第三。邢岫煙僅占了一首,等同傳臚。還有一首,諸姊妹竟無人認領。
賈太妃詢問得知,竟然是賈赦長子賈瑚之作,悄悄夾帶了進來。
既然評優,自然有賞,賈太妃也不得不叫賈瑚近前來一問。
賈瑚入府已經數月,但臘月初四生日宴上,賈母將諸姊妹都叫到身邊陪笑去了,無人參加。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曾見過他的廬山真麵目,此時眾人難免翹首觀望。
隻見一個圓臉肥耳,身量敦實的青年,踏著四方步,撩袍端帶進來。
看背影氣質倒是不差,隻是配了那一張憨蠢平庸的麵容,實在不大相稱。
寶釵暗暗心驚,這人不就是在自家藥鋪裡買蟬蛻的那位公子麼?
他就是榮國公長房長孫賈瑚?
不知為何賈瑚一踏進正堂,禛鈺就明顯感覺到空氣冷了幾分。他的麵目雖然陌生,但是其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貴氣,都讓他有一種觸目驚心的熟悉感。
偏偏賈瑚在經過他身邊的時候,還詭異地回過頭來看自己,那一笑更讓禛鈺有種毛骨悚然的錯覺。
賈太妃照例賞過賈瑚後,勉勵了他兩句,就讓他退出來了。
賈母麵露不悅,這場試才題詠,分明可以由太妃娘娘來評判,給寶玉留一點顏麵,可是偏偏讓寶釵給攪合了,讓太妃不得不接受王公子盲評的提議。又偏生讓賈瑚這個奴才秧子小出了個風頭,幸而有外孫女黛玉不負探花之女的才名,為她撐起了臉麵。
為了讓賈元春多一點與賈母、王夫人、幼弟深敘離愁彆緒,款談天倫之樂,禛鈺沒有安排鼓樂戲酒,因而賈太妃退息後,讓諸姊妹不必陪侍,自去歇息。
還以為少了寶玉那塊牛皮糖,禛鈺再見小表妹就更容易了。沒曾想史湘雲受了賈母的‘點撥’,不由關注起這位王公子來了,賴在西廂裡不肯走。
史湘雲素來英豪宏量,並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可一見了這位光風霽月的王公子,又得知他是有功夫在身的高手,還有英雄救美的事跡,不禁生了竊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