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告終,朱棣榮登皇位,建文帝則是淒慘收場,曆時四年,這一場由削藩引起的血案終於是結束了。】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朱棣為了正統抹去了建文帝所有的痕跡,且他後邊又開創了永樂盛世,導致我們對建文帝的感官不是很好,能力差,瞎指揮,任人唯親等等的標簽都貼在了他的身上,甚至有人還說大明王朝得感謝朱棣,沒有朱棣靖難起兵,朱允炆這個蠢貨要是繼續在位,指不定得二世而亡啊!】
洪武晚年,朱元璋豁然而起,天幕這話嚴重了吧!允炆就是仁善了些,執政能力淺了些,不至於二世而亡吧!
朱元璋還是想掙紮一下的,畢竟他對著他這個孫兒也傾注了很大的心血,若非他時間不夠了,他定是能把他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的。
【當然各有各的所好,對於朱棣的喜歡,讓某些人把話說得太片麵、太武斷,那麼說到這兒了,安安也稍稍淺談一下建文帝吧!】
【對於建文帝,安安本人也是不看好的,但是也不能說他的政策全錯吧!他減輕賦稅,寬刑省獄,並沒有錯,甚至削藩的本質也是沒有錯的,但是他的仁政太過理想化,他傾向於儒學,而在安安看來用純粹的儒學治理天下,那絕對是不可取的。儒家的那一套思想用來塑造人的品性可以,但不適合治國,至少不能全用它。】
深受儒學影響的扶蘇:“……”
處於各朝各代的儒生們:“……”
天幕,你之前不是這麼說的,你之前不是說後世皆學儒學嗎?儒學怎麼就不適合治國了?
一生致力於法家的李斯:“治國還是得靠他法家啊!那種仁啊善啊,於國有什麼益?”
【再說削藩吧!削藩的本意是為了穩固皇權,為了更好的統治這個國家,可是他建文帝太急了,急功近利的結果就是功虧一簣。他才登上皇位多久啊!就想著削藩,自己底下的位子穩不穩哦!且削藩麼優柔寡斷,處事不決,沒有打壓住藩王也就罷了,還一步步壯大了敵人的勢力,說他能力不足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他要是有他祖父朱元璋的魄力,不,哪怕是有其一半的雄才偉略,一個朱棣算什麼,根本就蹦不出什麼水花來。】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建文帝豈不聞漢朝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可遠比這會艱險的多,明朝的藩王可不比漢朝的藩王,漢朝那會的藩王那是真的強,而明朝的藩王那根本就沒有多少權利,看朱棣起兵時僅800人便可一目了然。可漢朝的七國之亂最終被鎮壓了,而明朝的靖難之役卻是成功了,難道還不能說明執政者的問題嗎?】
【建文帝其實真的該反思一下了,無怪乎彆人對你感觀差,實在是你這個皇帝當得差強人意,就說那句“毋使朕有殺叔之名”就被人所詬病,你這廢藩廢的還不夠狠啊!把人湘王都逼自焚了,等事發生了,你要名聲了,不想擔上殺叔的汙名了,所以等朱棣起兵了,你還憂思著這個,讓那些為你賣命的將領束手束腳,你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嗎?所以無怪乎你會失敗,實在是你那性格成就不了你的王圖霸業!】
建文年間。
被天幕狠狠批判的建文帝無語自嘲,他是不是該把皇位拱手相讓於他的四叔?
永樂年間。
朱棣拍手稱讚,他覺得天幕說的太好了,從某種意義上,他真的該感謝建文帝,是他的仁善無知成就了他的王圖霸業,若換了他爹一般的人,他隻能啪啪跪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