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一次的變法觸動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如此,屈原變法亦是如此,貴族的特權被削弱了,他們感覺到了冒犯,他們不允許改革,於是乎便一個勁的對著楚懷王吹耳邊風,不斷的派人遊說,使得楚懷王猶豫不決,對於是否變革左右搖擺。】
秦朝。
是如此!所以孝公逝世後,商鞅下場淒慘。
嬴政默默的點了點頭,今日又是為商鞅惋惜的一天。
戰國時期。
楚懷王心中一個咯噔,他真的是那麼心誌不堅的人嗎?
【在楚懷王左右搖擺的時候,變法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且頗有成就,這使得世家大族迫切的想要拔除屈原這根眼中釘,不斷的有人進著讒言。】
【“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也!”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上官大夫如是說,大概意思是說屈原每製定出一條法律,就誇耀自己的功勞,百姓們為其歌功頌德,隻知屈原,而不知國君了。】
【楚懷王一聽很是生氣,明明是我倆一同製定的法令,怎麼全成了他的功勞了呢!楚懷王心中是越想越不是滋味,便慢慢的疏遠了屈原。】
【而此時的屈原正拚儘全力的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鬥爭,殊不知他的國君已經背叛了他,悄無聲息的對他產生了芥蒂,沒多久,他就被罷免了左徒之官,給了他一個三閭大夫的官。】
春秋時期。
沉默是今日的楚國大殿。
被點名的個個都垂著腦袋,尤其是那些世族,譬如上官大夫,此刻惴惴不安,天幕直指他進讒言,也不知道王上如何處置於他?畢竟此刻的王對屈原還是寵信有加的,再加上天幕對於屈原的推崇,他們直覺危。
同時他們對於天幕也很是怨憤,為什麼會有天幕這麼一種東西呢?為什麼要將他們的未來給曝光?
楚懷王默默的看了一眼屈原,竟生出了些許的心虛,他欣賞屈原的才華,那是毋庸置疑的,他也想說他是堅定的站在他那邊的,可是他深入想了想,若有人不斷的在他麵前念叨某事,他似乎真的會信以為真,被其所動搖。
麵對國君投來的目光,屈原呈現出一臉的堅毅,隻是內心有著失望,原以為他的國君與他誌同道合,原以為他們能夠共同改革,把楚國變得富裕強盛,可這一切竟是他一廂情願,那所謂的信任,是隨隨便便幾個人,幾句話就能夠打破的。
【三閭大夫,那是個什麼樣的官職呢?那就是專門掌管宗廟祭祀之類的,那就是一個閒職啊!】
【屈原一腔抱負付諸東流,我願為君流儘最後一滴血,奈何君不容他啊!那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使他愁悶難消,氣勢恢宏的祭祀詩歌—《九歌》大概就是在這時候出世的,清新淒豔,幽渺情深,多寫人神之戀,其間充溢著浪漫主義色彩。】
【隨著屈原的被貶,變法失敗,先前的努力,頃刻間化為烏有,而張儀的到來更是給了楚國一個重擊,楚懷王輕信張儀所說的割讓六百裡,從而斷絕了與齊國的交好。】
【所謂貪小便宜吃大虧,說的就是楚懷王這種人,他想要回商於之地,可是他也不想想到了彆人手中的地豈是那麼輕易便能吐出來的,僅憑他人的三言兩語,他便信了?主播隻能說楚懷王的腦子也是不太好使,偏聽偏信,前腳信了奸佞之言疏遠屈原,致使楚國變強之路失敗,後腳又信了張儀之言,致使齊楚之盟不再,而地自然也是沒能要回來,得不償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