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杜甫慘麼?可他的出身並不低,緣何他後來的日子會過成這樣呢?咱們先來看看他的家庭,說遠一點,杜甫的先祖是晉朝的杜預,那是一位功至封侯的名將,同時也是一位學問家,說近一點,杜甫的爺爺是杜審言,“文章四友”之一,他們的父族屬於京兆杜氏,再來看看他的母族,母親崔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可謂是妥妥的官n代啊!按理說他的生活應該很好,然或許上天賦予杜甫的使命,為了那些詩,讓他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苦難路。】
杜甫?詩聖?竟是他孫子?
高宗時期的杜審言頗為自豪,但是想到天幕一再提起的慘,他的心又有些悶悶的,究竟是他哪個兒子的孩子,竟是讓這孩子過的這般淒慘?
【因著家庭的緣故,杜甫少年是過著安定富足的日子的。而自古才子們都是年少便彰顯其才華的,駱賓王七歲《詠鵝》,咱老杜也不甘人後,七歲來了一首《詠鳳凰》。】
想起那年那月那日,杜甫至今依舊有些小自豪,他覺得他的文采也不差啊!為何科舉就屢次不中呢?
【有人說李白從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輕,所以粉絲們親切的稱其為“老杜”,當然咱們李白就沒這個待遇了,“老李”什麼的從未出現在李白身上。可是誰又知,咱們老杜也有青春年少的時候啊,甚至咱老杜的青春還晚熟呢!】
李白:“……”
他老了,他不介意粉絲們如此稱呼的,雖然不太好聽,沒有“老杜”順耳,但他真的不介意的。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咱老杜十五六歲的時候,還跟個七八歲的孩童一般蹭蹭蹭的爬上樹,摘梨摸棗,玩的不亦樂乎,這在咱們看來可不就晚熟嗎?】
杜審言:“看來我這大孫子日子過得不錯啊!”
所以後來為什麼會過得如此淒慘呢?
杜甫:“年少的記憶啊!
此刻窮困潦倒,目睹著兵荒馬亂的淒慘境況,隻覺往昔的時光,美好的不能再美好了!可惜他再也回不去了。
喜歡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喜歡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