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那一年,納蘭容若22歲,顧貞觀39歲,他們相遇了。兩人一見如故,從師生變成知己,興之所至,一聊起來更是通宵達旦,仿佛有著說不完的話。】
顧貞觀憶起初見納蘭容若,依舊感慨萬分,納蘭容若全然不似他想象中的相府公子,一切富家子弟的紈絝習性,在他身上絲毫不見蹤跡,他待人謙和,對他尊敬有加,始終沒有高人一等的感覺。
若真的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真的就是“溫潤如玉,翩翩貴公子。”
【“德也狂生也,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他以詞贈友,甚至帶了幾分自嘲的語氣,對於自身家世的不屑,想要平等交友的渴望,一片赤誠儘顯其中,顧貞觀深感其真情,在相處之中,他們感情日益漸深,隻是他的心還牽掛著那事,可是在他們成為莫逆之交後,他卻又不想讓這事摻和進他們純粹的友情中,可奈何,除了這位貴公子,他無人可求。沒奈何,他寫了兩首《金縷曲》,算是委婉的請求吧!】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儘,死生師友”句句肺腑之心,情深意切,對吳兆騫的一腔牽掛,對自己的譴責,對現實的憤慨,種種交織在一起,深深的打動著納蘭的心,他本就是一個情感豐富之人,他懂他內心的悲苦,他決定出手營救,然而此事究竟事關重大,甚至還牽扯到了先帝,並不好辦,於是他定下了“五年之約”。】
【納蘭本無心政事,官場的爾虞我詐更讓他深深的厭倦,但是他為了顧貞觀,願意插手那麼一次,他也深知憑他個人之力,怕是不行,所以他生平第一次借助了父親明珠的勢力,去周旋著,去做那些他所不喜歡的事。】
顧貞觀:“記憶尤深啊!”
哪怕天幕不提起,這些事,都深深的記在他的心中,畢竟他為了這事,奮鬥了大半輩子,他也猶記得當時納蘭為難的神情,他不願插手,可他最終還是為了他兩勒插刀了。
納蘭,於他顧貞觀,是知己,也是恩人。
【那段時間,他們為了同一目標而奮鬥,他們的友情也越發深厚。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納蘭父子及江南舊友等多方力量的幫助下,吳兆騫終於得以脫離苦寒之地,平安歸來。真誠如納蘭,甚至還擔心他回京後的生活問題,特意聘請他為館師,讓他在府裡教七歲的弟弟讀書。】
【或許是有所得,便有所失吧!顧貞觀迎回了好友,卻不曾想在同一年失去了母親。沒奈何,才與好友匆匆相聚的他,急急的又回鄉奔喪了,臨彆之際,納蘭還不舍的寫下了一首《木蘭花慢?立秋雨夜送梁汾南行》。】
【或許是對友人深深的牽掛,沒多久,納蘭憶起江南的好友,又寫下了《清平樂?憶梁汾》,遠方的你,不知身在何處,又怎知還有一位好友深深的惦念著你。】
這友情,竟莫名的感染了萬朝一些知性之人,這樣的友情,他們有些羨慕,咋辦?
喜歡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喜歡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盤點政哥的小八卦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