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唐宗二三事(二十二)(2 / 2)

好在他們最終並沒有走到兵刃相見的地步,哪怕是謀反也被鎮壓下來了,而二郎也不曾把事做絕,最終也沒有發生父子相殺的結局。

至於稚奴日後登基,想必也會厚待他的兄長吧!

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李承乾、李泰皆低下頭,不敢看向父親,也不敢望向母親,他們很慚愧,但他們更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眸光。

高宗時期。

憶起往事,李治感慨,阿耶立他為帝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啊!

若是四哥為帝,他和大哥估計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吧!

【太子之位已定,二鳳開始頭疼如何安排這個自己萬般疼愛的兒子?最終他將其貶為了東萊郡王,而給魏王的詔書,二鳳寫的是分外沉痛,訴說了他的不舍與無奈的。】

【儘管李泰傷了二鳳的心,可二鳳還是舍不得責備,還是分外的牽掛於他,所以他此舉真的不是懲罰,而是無奈為之,是為了保全他們兄弟不得已而做的選擇。因而李泰也沒被貶多久就將他重新晉封為濮王。】

秦朝。

嬴政歎氣,若論愛子,他不如李世民也!

他對扶蘇同樣寄予厚望,可他卻做不到如李世民這般愛子啊!

漢朝。

劉徹歎氣,若論愛子,他不如李世民也!

劉據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他出生之時,他可謂欣喜異常!

在他身上,他花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可是比起李世民來,他做的還是還不夠。

明朝。

朱元璋挑眉,若論愛子,他朱元璋一點都不弱於唐太宗。

唐太宗愛子,可儘是在縱容,以至於兄弟相爭,最終走上不歸路。

而他愛子,諄諄教導,沒有溺愛縱容成分,絕對是往正軌上引的。

至於他家標兒真造反了,想迫不及待的當這個皇帝,那麼他舉雙手讚成,自動退位讓賢便是。

所以,他比唐太宗強。

【縱觀李泰的一生,他都是在父親的溺愛縱容下長大的,且他自身又是才華橫溢,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野心不斷的滋長,最終走上那一條不歸路,可悲,可歎。】

【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他們最終的不歸路,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也與他們的父親脫不了乾係。】

【更甚至在主播,他們的父親二鳳陛下得擔大責,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也!孩子們的成長道路與父親的教育是脫不了乾係的,良好的教育可以培養一個身心健全的孩子,而不恰當的教育卻很容易使孩子們走上偏路。】

【所以說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視,一味的溺愛、一味的嚴厲皆不可取,望天下父母都能引以為戒。】

秦朝。

養不教父之過嘛!

嬴政若有所思,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對扶蘇的教育體係。

唐朝。

李世民拱手,受教了!他一定引以為戒!

兄弟相爭,這樣的事不會在他這個朝代發生了。

承乾、青雀、稚奴,他們三兄弟都得好好的,相親相愛的共同治理大唐這一個大家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