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唐宗二三事(二十八)(1 / 2)

【有人說人窮誌短,也有人說人窮誌不短,很顯然,魏征是屬於第二種類型的,良好的教育,讓他深刻的懂得做人得有誌向。】

【人可以窮,卻不能沒有誌向,現今的他窮困潦倒,若是連遠大的誌向都沒了,那他這一輩子也就完了。】

是啊!人窮誌不能窮啊!

各朝各代若有所思。

魏征心想後世人竟能把他的生平了解的如此通透,從他出生開始的點點滴滴,竟絲毫不差!

李世民心想魏征但凡誌向不大,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地位了。

【魏征想著明白通透,誌向就像是一口氣,吊著他不斷的往前走,他沒有想著做點小買賣謀生,也沒有租上二畝地混個小地主當當,他選擇了出家為道士。】

【為什麼呢?各位可能疑惑不解,當道士能有什麼好呢?】

【唉~當道士還是有好處的呀!第一,道觀裡管飯啊!這樣他就不用為嘴裡的那一口飯忙碌奔波了!第二麼,道觀裡有很多的書,有利於他學習,再不受外界的乾擾下,他可以學得更多有用的知識。】

【魏征很清楚唯有知識方能改變命運,因而他也是拚命的汲取知識,待到學有所成之時,一飛衝天。】

魏征:“……”

倒也沒有那麼拚命!

隨著天幕的敘說,魏征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憶起了那一個心懷誌大儘自己所能的他。

李世民微笑,他當然知道魏征早年當過道士的事情,甚至氣急時曾破口大罵他牛鼻子老道,卻不曾想他是因為這才當的道士。

好一個人窮誌不窮啊!

各朝各代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不少落魄窮苦書生雙眸一亮,他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主意?

是啊!他們可以去當道士啊!

於是乎,一時之間,各個朝代的道觀中人滿為患,窮苦書生們都想爭當那一個人窮誌不窮的人,想要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落拓有大誌,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很好的形容了魏征的早年生涯,而他在道觀裡一待就是二十年,直到他覺得他學夠了本事,可以出山了方出的山。】

【時值天下大亂,他其先在武陽郡郡丞元寶藏帳下做了一名典書檄,後跟隨元寶藏投了李密,成了瓦崗軍的一員。】

唐朝。

貞觀一朝的朝臣們儘皆陷入了沉思之中,其中有不少都出自於瓦崗軍,天幕的話,把他們帶回了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

有些懷念,有些追憶,更多的則是感歎。

【可惜,在李密處,魏征並不得重用!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帶著魏征等人投了李淵。】

【由於魏征長得並不出眾,且也沒什麼名望,因而在人才濟濟的唐廷中也並不得重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