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並沒有殺死兄長與弟弟,他重用著兄長,閒養著弟弟。
這一世,他不再有什麼汙點了,這一世的盛世大唐絕對遠勝於曆史之中。
貞觀年間。
要說感觸最深的還是要數貞觀年間的李世民,畢竟所講的一切都與他息息相關,無論是他的觀音婢,還是他的承乾、青雀、稚奴,樁樁件件,無不遺憾落幕。
好在,這個時間點,一切都未發生,一切都還來得及,悲劇不會再是悲劇,至於“父慈子孝”隻會是真正的父慈子孝,還有武則天這個女皇,就彆想進他的後宮了。
不過許配過稚奴,或許確實也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女皇什麼的就彆想了。
這一世,他的承乾會登基的。
高宗時期。
李治與武媚娘對視一眼,彼此神色自若,可心裡麵多多少少有著一些小心思。
世事無常啊!李治想改變薛仁貴戰敗的命運,可對於武媚娘,他最終選擇了放任,順其自然。
武周時期。
武媚娘回顧自己的一生,有歡樂,有痛苦,也有遺憾,但她從未有過後悔。
天幕未能說她,她雖有些失落,但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她就是獨一無二的女皇。
宋朝。
趙匡胤望著天幕久久沉思,他總有種感覺,下一期的天幕會落到他大宋頭上。
秦、漢、唐、明,都說過了,怎麼著也得輪到他大宋了。
對此,趙匡胤隱隱有些期待,可又害怕,害怕聽到那些不孝子孫的混賬事。
畢竟他大宋在後世的名聲可不太好,所以他就沒期待他後代子孫創造出來的奇跡,隻希望不要太過火,氣壞他那個老祖宗。
還有就是已知的軌跡,他才有可能改變走向。
明朝。
朱元璋攜馬皇後及一眾兒子又在開家宴了,相比於其他朝代,他們是最悠閒的。
因為明朝的事都被天幕說了個底朝天了,怎麼也不可能是明朝的事了啊!
於是乎,朱元璋好有心情的跟妻兒打賭,“你們說說看,下一期,天幕會講什麼呢?”
朱標接話道:“天幕說了某些人的心臟要受不了,那必然不會是強盛的朝代,且天幕剛講完唐太宗,當不會是唐朝,或許是秦和宋兩者選一。”
朱元璋點頭,秦二世一出怕是要氣壞始皇了,至於宋朝,那幫軟骨頭也是要氣炸趙匡胤。
所以兩者皆有可能,不過他猜是宋朝,相比於胡亥,宋朝應該更有說點。
清朝。
康熙也隱隱期待著,他知道他大清在後世人眼裡風評不太好,但是不打緊,一切都可以改變,不過前提是他得知道那些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