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想想自己,再對比一下人宋仁宗。
有對比才有傷害啊!他在麵對魏征時,那是強壓怒火,心裡無數次的想殺了那老匹夫,可人宋仁宗是真的不生氣啊!
比起這宋朝皇帝來說,他這脾氣差多了,要改!
【當趙禎回到宮中,張貴妃還想著為自己的伯父爭取幾句,然趙禎卻一邊擦著臉一邊道:“你隻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禦史嗎?”】
【言語之中滿是無奈,卻沒有透露出對包拯的半點不滿。按理說包拯這個做法挺過分了吧!但是有人比他還要過分呢!】
包拯老臉一紅,不能這麼說吧!他隻是按實進言,他對官家還是很尊敬的,他真的不知道他的唾沫飛到了官家的臉上啊!
同時他又有些好奇,還有人比他還過分?這個人是誰啊!
彆說包拯好奇,仁宗一朝的臣子都很好奇,紛紛猜測著是哪位同僚?
【那個人就是張知白,張知白是有名的直臣,與其他大臣素來不和,宋仁宗知道這事啊!就想著勸一下張知白,結果就是張知白一言不發,搞得那氣氛叫尷尬啊!】
【仁宗想了想,又打算寒暄一下,他對張知白親切地說道:“卿孤寒,凡言照管。”仁宗那意思啊,就是說張知白為官清貧,他想著要照顧一下他。】
【按照一般的臣子,那肯定是對著仁宗感激涕零啊!可張知白偏不,他冷冷的回了一句,“臣非孤寒,陛下乃孤寒。”】
【仁宗一聽,縱然是好脾氣的他也有些不滿了,他心想:我咋了,怎麼就孤寒了?當然,他怎麼想的也就怎麼問了。】
【張知白看著仁宗,嚴肅地說道:“臣家有妻孥,外有親戚,陛下惟昭陽二人而已,豈非孤寒?”】
【張知白這話算是徹底戳中了仁宗的痛處。仁宗一共有三個兒子,但均早夭,其餘的女兒也很少有活到大的,這件事一直是仁宗心裡的一個痛。】
【張知白此話無疑是在往仁宗的傷口上撒鹽啊!這要是換做其他皇帝,張知白不被誅九族都算好的了,可是仁宗卻沒有因此而懲罰他,甚至之後還升他做了宰相。】
沉默依舊是今日的仁宗朝。
趙禎隻要想起這事,依舊是他心中的痛啊!
可人張知白也說的沒錯,他怎麼能因為人家說了實話而去懲罰他呢!
仁宗朝的朝臣們恍然大悟,原來是張知白啊!這就難怪了!
其他朝代的也沉默了,強如秦皇漢武唐宗,在這當麵,他們真的是自愧不如。
當然他們的朝臣也沒人敢這麼說話!
無論是嬴政,還是劉徹,他們心中都有著痛楚,但是誰敢往他們傷口上撒鹽,除非不要命了!
因而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宋仁宗皇帝的脾氣確實是一等一的好,在這方麵,他們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