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王爺何其的勇猛,精忠報國,可惜跟錯了主子!
朱元璋感歎,若嶽飛在他手下,他定是好好重用,發揮其才,至於讓其寒心,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作為苗劉兵變的主角,苗傅和劉正彥都是趙構的禦營親信將領,苗傅從趙構在應天府繼位時就跟著趙構了,可謂是根正苗紅的嫡係部隊,而劉正彥也是宋高宗的愛將,出身於大宋西軍。】
【按理說這樣的親信部隊,怎麼會反抗趙構呢?對此,主播也隻能說趙構這個主子實在是不得人心啊!】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趙構逃跑說起,麵對金兵的大肆入侵,趙構慫而果斷的選擇了退。從“東京”汴梁跑到“南京”應天府,然後又從應天府跑到了長江邊上的揚州,並且準備隨時渡江南撤到杭州!】
【從趙構的南逃行為來看,似乎中原遍地都是金兵,他無立足之地了才逃亡江南。實則不然,當時宗澤留守東京,形勢是一片大好的,說起來此時的嶽飛還隻是一小嘍囉呢!】
【若是趙構給足支持,宗澤他們未必不能驅逐金虜,奈何趙構畏金如虎,在宗澤的苦苦哀求之下,依舊毅然放棄中原的大片土地。】
混賬!
趙匡胤每時每刻都在生氣,看到宗澤抱憾終身,他深有體會,如今再度提起,他真的恨不得化身趙構,一舉下令攻打金兵。
他渴望著燕雲十六州的收複,因而他理解宗澤渴望收複失地的心情,可他真的不理解趙構的想法,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嘛!
【宗澤抱憾而終,繼任者不如他,全麵放棄宗澤經營中原的計劃,導致金軍全麵占領了中原。】
【當時,從北方逃亡至南方的多如牛毛,可若非萬不得已,誰會如此啊!而逃難者所屬軍營的,也比比皆是,他們不想背井離鄉,不想妻離子散,因而怨氣的彌漫是必然的。】
【若僅僅隻是普通士兵的怨氣,尚還是能壓製的,但是這股怨氣一旦發酵到軍官,這就糟糕了。】
接下來想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各朝各代皆抱著看戲的心態,隻因他們對趙構實在是無感。
【當時的禦營最高統帥是都統製王淵,此人也是出身西軍的一員大將,攻西夏平內亂立功無數,可是自從他跟隨趙構後,發現升官的渠道也不僅限於立功啊!】
【有一條比戰功更有效的渠道,那就是巴結太監。彆看那隻是一堆死太監,可他們卻是趙構的鐵杆心腹,比起那些文武百官,趙構可信任他們了,隻要他們吹點什麼耳旁風,那升官什麼的不是手到擒來嘛!】
所謂太監亂政,在各朝各代發生的不要太多,但凡君主懦弱昏庸,總有太監亦或權臣掌權,這似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所以說一個國家亂不亂,其實還是得看君主,雄才偉略的君主自信能壓製一切,所以他們也是極其看不上趙構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