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裡是有點下作,簡直就是齷齪!
各朝各代的武將罵罵咧咧,這呂蒙就是丟他們武將的臉。
尤其是韓信他表示很不開心,天幕這是什麼話!
呂蒙是什麼東西,也敢來碰瓷他的“四麵楚歌”?
孫權同樣表示不開心,他為什麼不能殺關羽?
其一關羽侮辱於他這個東吳之主,當他落在他手裡之後,他自然要殺之而解恨。
其二關羽是人才,且他誓死不降,這樣一個不可能歸順他的人,他不殺,難道還要送還給劉備啊!
其三除掉關羽,他能結好曹操啊!他為什麼不殺!
【所以啊“白衣渡江”真的很下流,他不會讓呂蒙一戰成名,相反隻會讓他背負無恥齷蹉的罵名。】
【而或許連老天都看不過呂蒙的這種突破下限的行為,在關羽被殺的同年,呂蒙也因病逝世了,享年四十二。】
呂蒙瞬間風中淩亂,他這麼早就走了?還是因為殺關羽遭的天譴。
那換言之他若是不殺關羽,是不是就可以不死了?
誰人不惜命,呂蒙自然也不例外,若可以,他自然不想死。
而在孫堅、孫策、孫權同在的時代,孫權麵臨著尷尬被訓的場麵。
他的父兄拿著複雜的目光看著他,並語重心長的訓斥著,“仲謀啊!不管你未來身處多高的地位,人的底線不能丟啊!”
小小的孫權其實在心中不以為然的,但是在父兄充滿愛但又不及其不讚同的目光下,默默的點頭。
【關羽的一生就這麼結束了,可他的美名卻流傳千古,深受後人的愛戴,他的事跡幾乎家喻戶曉,哪怕時至今日,他的那些事跡依舊被人口耳相傳。】
【那麼在徹底關羽這個人物,主播再最後穿插幾個他的典故。第一個是單刀赴會,劉備和孫權就荊州的瓜分問題發生爭執,為了解決問題,東吳魯肅邀請鎮守荊州的關羽進行談判,期間雙方都是隻帶“單刀”前來的。】
【這體現了什麼?關羽的勇猛非凡,膽略超群。《三國演義》更是對此進行了藝術加工,狠狠的渲染了一把關羽關二爺的英勇果敢、忠貞不渝且有勇有謀,其驚人的膽量和非凡的魄力更是表現的淋漓儘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單刀赴會!
關羽撫摸著長須,他記得這事,東吳想要荊州?也看他關羽答應不答應!東吳邀他,他又何懼之有?
不過他麵上也顯露了幾分尷尬,他雖不懼,但也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般威力,僅是坐在那,便能威懾的東吳武將不敢對他下手。
魯肅也憶起了那年那日,不由的歎息,關雲長確實勇猛異常,明知他這擺的是鴻門宴,可依舊遵守著要求,持著單刀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