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人道的載體,沒有了人,人道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根基。
那“人”什麼?
餘士林認為,“人”,本質上就是具有主觀意識的生命之體;狹隘來講,可以單指人族;寬泛來講,甚至可以包括這世間一切人形生靈。
人自誕生以來,便由自己的主觀意識支配著自己的行動。
譬如,人感覺餓了,便會自主尋找食物;
覺得自己窮,便會想儘千方百計讓自己擺脫窮的困境;
恐懼死亡,則是嘗試一切辦法讓自己延長壽命。。。
總之,人的主觀意識讓人滋生了欲望,而欲望又是推動人行動起來的動力。
對於人道,餘士林已有了模糊的定義。。。
人道,應該就是人主觀意識支配下一切行動的統稱。
既然如此,那人道就作為這一方世界的規則,安安穩穩規範人族的活動不就行了嗎?為何它會遁走呢?
餘士林的眉頭一直緊鎖著,弄不清楚人道遁走的根本原因,他就永遠領悟不了人道。
難道人道是被遺棄的?餘士林想了想,又覺得不可能。
若是被遺棄的,那養魚之人就沒必要創立人道這條規則了,他又不是閒的蛋疼。
餘士林思來想去,覺得隻剩下了一個可能,那就是人道和另外四十九條大道或者跟養魚之人並不是一夥的,甚至它們之間是敵對的,所以人道才在衍生之初立即遁走。
如果是這樣,那又是何原因?
“人的主觀意識支配下的一切行動。。。”餘士林在內心中不斷地念著自己對人道的定義這句話,希望從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念了數遍之後,餘士林忽然虎軀一震,他想到了一個關鍵點,而這個關鍵點極有可能就是人道要遁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