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斬首五級,便可以每人各自賜爵一級;若戰死,則允許家人承襲爵位。
但是,大小將官的戰功,則不以斬首人數記,而以戰爭的勝敗論。
同時,以戰爭勝敗論功,又以職務高低分為兩個級彆。
什長以上,千夫長以下軍官統稱軍尉。
以在戰爭中,他們麾下將士殺敵數量是否超過秦法規定的數目來計算。
千夫長之上的武將,則以攻占城池、殺敵人數、最終勝負三方綜合論功。
其中以最終戰爭的勝負為根本。
而在三大類中,士卒、軍尉的戰功。
一直以來都是由上將軍府聯合考功署確定封賞名單。
然後呈報秦王政,等秦王政過目確定之後,以王書形式封賞。
不列入朝會封賞之中。
.........
聞言,秦王政忍不住深深看了一眼尉繚,眼中滿是無奈。
尉繚說了,又等於沒說。
打開竹簡,秦王政仔細的看了起來。
許久,秦王政方才看完:“國尉,這一道封賞書上,為何沒有扶蘇與扶搖?”
“稟君上,按照規矩,王族公子立功,以封君者居多!”
尉繚朝著秦王政拱手,語氣肅然:“封君之功,沒有評判的依據,臣隻好空下!”
聞言,秦王政微微點頭。
王族公子封君,基本上就是擁有一些功績,便可以賜封。
封君,是商君留給秦王的特權。
之所以,也要一些功績,隻是讓名義上好聽點,麵子上好看。
比如當初,封成嬌為長安君,也是拔韓地五城。
以這個例子作為對比,不管是扶搖,還是扶蘇都可以封君了。
心念電閃,秦王政朝著尉繚,道:“封賞書,大致上合理!”
“就留在章台宮,寡人在仔細看看!”
“愛卿下去準備封賞朝會!”
“諾。”
點頭答應一聲,尉繚轉身離去。
對於扶蘇與扶搖的封賞,他不想染指,這才是他空出來的原因。
望著尉繚離去,秦王政目光落在竹簡上,神色複雜。
尉繚沒有決定,卻等於是將難題甩給了他。
曆來,大秦儲君,從來就沒有先行封君的先例。
一旦封君,就意味著退出儲君的人選。
但是,當下的大秦,他尚未決斷出誰為儲君,而扶搖與扶蘇的軍功卻不得不封賞。
心念電閃,秦王政斷然,道:“既然沒有先例,寡人便是這個先例!”
這一刻,秦王政心中做出決定。
兩人皆封君!
至於大秦儲君,慢慢選擇。
一念至此,秦王政起身來到了章台宮中的巨大地圖前,封君以及封侯,都需要取一地之名。
除非一些特殊的爵位。
大秦雖然虛封與實封並存,但是秦王政沒有打算實封扶搖與扶蘇。
許久,秦王政在地圖上,圈出了兩地。
一個遠在隴西,一個靠近鹹陽。
都是他的兒子,他不能厚此薄彼,但,他不能讓扶搖徹底將扶蘇壓下去。
彼此勢均力敵,才能磨礪出承載江山社稷的大秦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