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父,顧名思義,溫實初的父親。
他是先帝那朝的老太醫了,能教出溫實初這個年紀輕輕就傲視其他太醫的兒子,溫父醫術自然是高超的。
但想在後宮中平安過活,隻憑著醫術還不夠。
溫父就是牽連到了後宮爭鬥當中,還是當時的甄嬛之父甄遠道出手相助,這才讓溫父免於牢獄之災,但在那之後,他也被革職,失去了太醫之位。
溫父心裡感激甄遠道,所以在兒子也成為太醫之後,縱容兒子每天往甄府裡跑,像給貴人請平安脈一般照顧甄家一家老小的生活。
要知道,太醫那可是為皇家做事的,私下裡給其他人把脈,往大了說那可是重罪。
不得不說,溫父骨子裡是有些不怕死的,不然也生不出溫實初這個不在乎九族人頭的兒子。
上輩子的溫父其實已經很滿足了,他愛學醫,在太醫院屬於醫術頂尖的存在,所以才會被人設局牽扯到後宮陰司中,失去了太醫之位後他反而鬆了一口氣,在太醫院完全不能隨心所欲,不如自己在宮外開一個小醫館自由。
自己兒子也很有出息,繼承了自己的一身好醫術,在太醫院也是佼佼者,年紀輕輕就能比其他垂暮的太醫都先研製出時疫的方子,後麵更是成為了熹貴妃新人的太醫,可以說是成為溫父的驕傲了。
但後麵的事情就急轉直下,兒子也同自己牽扯到了後宮的陰司當中,當場自宮了。
要知道溫父對兒子唯一不滿的一點就是兒子喜歡甄家那個進宮的女兒,哪怕對方已經成為了妃嬪,兒子依舊念念不忘,不願意娶妻,不管自己和夫人怎麼勸說都沒用。
原本以為兒子就是晚點娶妻,自己的大孫子大孫女遲早都會有的,結果兒子就那樣自宮了。
溫家可是一脈單傳啊!
夫人聽到之後當場暈了過去,自己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溫實初給那個惠嬪娘娘守靈的三年,溫父和溫母躺在床上連起身都困難,但都為了彼此儘量好起來,身體裡的痛苦遠遠比不過心理的痛苦。
傳宗接代是刻在骨子裡的大事,尤其是一脈單傳壓力更大。
溫母自責自己不應該善妒,應該讓溫父多納幾個小妾,不然這時候也不會隻有溫實初一個兒子。
溫父老淚縱橫,他和夫人互相扶持,自己被罷官的時候夫人也不離不棄,是他自己不願意納妾,隻想著守著夫人過的,也沒有想過再生孩子。
是他,他才是溫家的罪人啊!
兩人撐著一口氣,撐到溫實初為惠嬪娘娘守靈回來,雙雙咽氣。
溫父原本以為,自己死了之後會被送去投胎,誰知道會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從頭到尾看到自己兒子做的那些事情。
甄嬛剛進宮就要求兒子配合她裝病避寵,那欺君之罪兒子眼睛不眨就應下了,也就是溫父現在是魂體,不然他能對天噴血三尺。
後麵甄嬛到了甘露寺,身為棄妃還和果郡王私通有了孩子,要自己兒子幫忙作假,兒子也答應了。
看到後麵,溫父總算知道為什麼兒子會為了惠嬪娘娘去守靈三年了,原來兒子和惠嬪有一腿,那靜和公主還是兒子的貴女。
與其說兒子是因為牽扯到熹貴妃私通的事情自宮,不如說兒子是因為不想被人連累惠嬪才自宮。
溫父看到這些畫麵,隻覺得顛覆了自己對兒子的認知,他一直覺得兒子很優秀又知禮,不曾想卻比自己還要更加大膽。
看著兒子絲毫不顧自己和老妻的命肆意妄為,讓溫家這一脈徹底絕種(靜和沒有認祖歸宗不算,不是重男輕女),溫父都恨不得再吐一口血出來。
他錯了,是他不會教兒子,兒子這樣的性格,根本不適合皇宮,他不應該讓對方做太醫的。
如果……如果能重來一次……
——
溫父再睜開眼的時候,發現自己回到了家中,雖然月色朦朧,但他依舊看清了自己身旁躺著的是老妻,愣神了一會,狠狠掐了自己手臂一把,那鑽心的疼痛刺激得他淚花都出來了。
他確實很想哭,自己在失去意識之前,一直想著能重來一次就好了,誰知道真的就重來了一次。
溫父短暫回神之後,立馬就想到了自己之前的好大兒,現在的逆子——溫實初!
逆子,真是逆子啊!
這樣一個禍害全家的兒子,還不如自己早早把他給打死!
好在現在時間還早,甚至都沒有到逆子拿著家傳玉壺到人來人往的寺廟門口向甄嬛求親的時候。
溫父想了很多,選秀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自己一定要阻止一切事情的發生。
逆子已經大了,要讓對方改,那是改不了了,不如……再生一個?
當然,納妾是不可能納妾的,他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夫人,當初夫人生孩子的時候,溫父急得都快哭出來了,所以以後都私下用了避孕的藥,他告訴夫人生產傷了身子,所以才不會有孩子。
這些年夫人的身體被自己養得極好,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也很危險,但溫父對自己的醫術有信心,兩人才三十多,還能再有孩子的。
但溫父又實在害怕,就算他醫術精湛,但也有救不了的人,婦人生產原本就算走一趟鬼門關,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真不想再讓夫人生一個。
對了,他為什麼會想著要自己生呢?兒子不還在嗎?現在還能生啊!
上輩子那是自己和夫人寵兒子,所以兒子說不成婚,兩人勸了幾次之後勸不動,也就沒有再勉強了。
但婚姻大事原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自己給兒子娶妻,生下孩子,好歹把血脈傳下去。
溫父眼前一亮,這不是比讓夫人冒險生下孩子好嗎?
他可真聰明啊!
溫父默默想好了一切,等溫母睜開眼睛就發現溫父在看著床幔發呆,被嚇了一跳。
“老爺,您這是在乾嘛?睡不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