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嘉軒,不能啊,出人命的。”鹿子霖一見,連忙勸道。
“出了人命我償咧。”白嘉軒說道,拎著棍子就走了過去。
“哎呀,族長,我們不敢了,再不敢了!”白興兒、石頭兒、桑老八等人全都大喊大叫道。
“閉嘴,這話你們說了多少遍了,你們沒說煩,老少爺們兒都聽煩了。”白嘉軒罵道,“今天手上的毛病,我給你們治手。嘴裡的毛病,我給你們治嘴。”
說罷,就掄起了棍子,當著全體村民們的麵,打他們的板子。
啪啪啪啪啪的打,疼得白興兒、桑老八、白石頭兒等人齜牙咧嘴,哭爹叫娘。
而這樣的做法也把其他村民們都嚇得不輕。
他們大多都是老實巴交的人,哪見過這樣的場麵,很多人都被嚇破了膽。像白孝文更是嚇得尿了褲子,因為這樣殘暴的爹,他也還是第一次見到。
等打完板子之後,白嘉軒又讓他們把自己贏了多少,輸了多少都說了出來,隨後讓贏家回家把錢取回來。
跟著在祠堂架起鍋來,在鍋裡倒入開水,然後把錢丟進去,讓他們這些人下手去撈。結果全都被燙得齜牙咧嘴,叫爹叫媽。
“你們好好記著這疼得滋味,下次敢再賭,我讓你們下油鍋!”白嘉軒罵道,“好了,手的毛病我給你們治手,現在嘴上的毛病我給你們治嘴。”
隨後,他就讓人從糞坑裡,挖了兩勺黃湯,硬掰開他們的嘴給灌了進去。
全村百姓看了都唬得麵如土色,四肢發軟,再沒有人敢不拿鄉約當回事了。
而那幾個煙鬼受了這般磨折之後,也真的再不敢抽了。
當然,這是後話。
……
懲辦了這些人之後,白嘉軒找來鹿子霖、項南商議在村裡蓋學校的事。
“要移風易俗,就得重視教化。啥叫教化,那就是教育感化。咋教育感化呢,那就要修學堂。”白嘉軒解釋道,“我想在咱們村建一個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你們覺得咋樣?”
“嘉軒伯這主意好。村裡現在三四十個孩子,除了兆鵬兆海、孝文孝武之外,其他孩子全都沒書念,天天撒尿和泥,攆雞追狗,瘋玩瘋鬨,人事不懂。
我覺得應該讓他們讀書,讀書才能明理,讀書才能博聞,讀書才能上進,我全力支持。嘉軒伯,這樣,孩子們的書本費我出了,另外每個孩子每個月一鬥糧,用來彌補讀書時家裡的虧空。”項南說道。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讀書,就是因為家裡窮。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五六歲孩子跟著下地乾活,除草、拾柴、喂牛、捉蟲等,並不少見。甚至十三四歲,就已經當壯勞力了。
也因此,白嘉軒要辦學堂是好意,但不是什麼人家都有條件上的。在古代,可是三代之積,才能供養一個讀書人。
因此項南才提議每個孩子,每個月給一鬥糧食。一鬥糧食是十二斤半,勉強能供一個孩子的口糧。
白鹿原的學堂不是九年義務製,大部分孩子學個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類,能夠寫自己的名字,算個數兒就已經夠了。
所以上學的孩子,歲數基本也就在六歲到十一二歲之前,再大也不可能讓上學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天半斤糧,應該還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