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刹國皇帝雖然已經向項南投降,但其實項南隻占了葉卡捷琳堡、克宮兩處地方,西部大部分州府都還未實際控製。
而羅刹國西部區域,其實才是帝國的核心,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更何況還有將軍率領三十餘萬大軍,在前線與法蘭西、普魯士打仗。
因此就算伊麗莎白一世投降,彼得三世繼位,任命項南的人為輔政大臣,但那些州府的總督、統兵的大將,也不會輕易投降的。
不過項南也不傻,他采取各個擊破的手段,首先就是斷了三十餘萬大軍的糧餉和裝備,讓他們孤懸在外,沒有支援。
當時,羅刹軍可是在與普魯士、法蘭西打仗,三十三萬大軍失去後援,下場可想而知。普魯士、法蘭西也同時收到了克宮被占,伊麗莎白一世投降的消息,知道這是殲滅羅刹軍的大好機會,自然是選擇痛打落水狗。
而羅刹軍此時也是士氣大落。畢竟後門都被撬了,家都被偷了,他們還在為誰而戰?
因此他們不說是一觸即潰,但也沒有多強的抵抗意誌,最終被法蘭西、普魯士聯盟打得落花流水,損失超過二十萬,僅有十餘萬敗兵倉皇逃回羅刹國。
這批敗軍就算趕回克宮,也是丟盔棄甲,饑腸轆轆,哪裡會是以逸待勞的新軍的對手。因此項南並不以為意。
而對那些州府的總督,項南則采取懷柔政策,允許隻要他們肯效忠,就保留他們的官位和權力。
為此,項南還特地將繳獲的珠寶、金銀、田地賞賜給這些官員,以此來收買人心。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隨之很多州府的總督,都表示願意歸順和效忠。
之所以他們那麼容易收買,其實也是因為這些年,羅刹國一直過得比較慘。
比如一七六二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篡權繼位之後,就親自在日記中寫道,“國庫空虛,軍中已三月無餉。商貿日益凋敝,多有囤積壟斷之現象。
國政鬆弛,軍機各部亦有欠款之舉,海政疲憊,幾近崩潰。司法淪為銖兩悉稱,律令之行惟強者是瞻。”
由此可見,在十八世紀中葉,羅刹國其實已經百弊纏身。一七七三年還爆發了普加喬夫起義,有十萬農奴參與,給這個帝國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各州的總督自然多得是自私自利之輩,隻要能發財,隻要能當官,他們效忠誰不是效忠呢。
……
至於那些不願效忠的總督,項南自然也不會客氣,直接派出軍隊進行清剿。
為此,他還特地雇傭了一支雇傭兵。
雇傭兵在歐洲的曆史相當悠久。古希臘時代,希臘人就雇傭馬其頓人保衛自己的首都,隨後還雇傭日耳曼部落參戰。
到了中世紀,雇傭兵的數量就更多了。因為歐洲的封建製,是君王將封地封給領主,之後再層層分封。
因為沒有常備軍隊,所以每次打仗,都需要臨時募兵,因此雇傭兵大行其道。其中意大利的重騎兵、瑞士的山民,以及德意誌的黑森雇傭軍都相當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