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一年,項南廢大阿哥永璜,並將七位阿哥送入六部做事。
此舉被朝臣們視為是康熙末年九子奪嫡之兆,一時間反對者有之,恐懼者有之,躍躍欲試者有之……
反對的是擔心皇子奪嫡會造成黨爭,而黨爭不僅會造成皇朝的分裂,更會使朝廷空轉,行政效率變得極其低下,而且還會造成官場動蕩,就連無關之人都可能被牽連。
好像唐朝的牛李黨爭,宋朝的新黨舊黨之爭,明朝的閹黨與東林黨黨爭……這些黨爭都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從而加劇了國家的衰敗,以至於最後都引致全軍覆沒的下場。
比如牛李黨爭導致藩鎮勢力、宦官勢力大漲,從而削弱了唐朝皇室。從此之後,藩鎮割據,軍閥林立,就連宦官都敢肆意更換皇帝。
宋朝新舊黨之爭,從宋神宗時期一直持續到宋徽宗,導致國力日衰,被遼國、金國相繼入侵,最終導致國滅。
明朝閹黨、東林黨之爭,更是導致國弊民貧,動蕩不休,令後金趁勢崛起,最後一統寰宇。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都導致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雍正在位十三年,都沒有消除這些矛盾,還是項南即位之後才開始平息。
所以反對者擔心九子奪嫡,會重複那些黨爭的下場,自然不支持。
……
恐懼的是擔心會遭到黨爭的牽累。
因為黨爭是不分善惡,不分對錯,隻在乎自己黨派利益的。凡是對自己黨派有利的,對自己黨派無利的就反對。
而黨爭一起,百官們就隻能被迫站隊,否則先被打壓的就是中間派。等中間派被打壓下去之後,剩下的幾派就開始亂鬥,直到兩敗俱傷為止,基本不會有任何贏家。
其中很多受害者都是無辜受牽累的。比如唐朝詩人杜牧、李商隱等都因為牛李黨爭受到牽連。一代才子報國無門,蹉跎一生,實在可惜。
因此很多官員恐懼黨爭,害怕自己一個沒站好隊,結果就被碾成齏粉了。
當然,也有野心家對此躍躍欲試。
畢竟一旦從龍成功,那可就是一世富貴。比如九子奪嫡中,支持四爺的年羹堯、隆科多,在雍正即位之後,都受到了重用。
一個是撫遠大將軍、一等公;一個是吏部尚書,一等公。若不是二人作死,居功自傲,結黨營私,兩人的富貴一輩子都享不儘。
因此不少人都在揣摩,皇帝到底會選哪個皇子繼位,而自己則應該向哪個皇子靠攏。
……
項南對大臣們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特地在朝堂之上麵諭朝臣,“自朕廢除大阿哥永璜,並命眾阿哥到各部任事之後,眾愛卿多有上折子進行反對的。
諸位愛卿擔心諸皇子為爭儲位,會掀起黨爭,導致唐末、宋末、明末的黨爭之禍。你們的顧慮朕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