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多虧項南開了海禁和互市,所以才能賺到大筆的稅賦。不然的話,就靠府庫裡那幾百萬兩銀子,怕是大軍一開拔就沒錢了。
所以說戰爭打得就是後勤,打得就是資本。
美國當年之所以敢當世界警察,四處派兵作戰,憑借的就是其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實力。
換到現在美國國力衰退,經濟不振,都不敢貿貿然再出兵了,隻能暗中培養代言人,四處攛掇拱火,讓彆人替它打仗。
……
而湘鄂一帶的土司被剿滅之後,項南立刻在此地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世襲製,改由朝廷派官員治理。
消息傳出之後,雲貴、粵西、川藏一帶的土司都震驚不已。
他們擔心朝廷的大軍終有一日也會到來,因此或提前表示忠心,或開始籌集軍備,或互相串聯結盟……希望能夠抵製住朝廷的行動。
不過項南暫時沒有采取動作,而是趁著剛剛取得大勝,威望正高之際,好好地對大明軍備進行革新。
明朝從建國之初,就采用了軍戶製度。
軍戶製度其實早有曆史淵源,東晉、南北朝時期,士兵及其家屬的戶籍屬於軍府,稱為“軍戶“。入軍戶後,世代為兵,社會地位低下。
《木蘭辭》中有“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一句,可見花木蘭家就是軍戶。
金代、元代也都采用了軍戶製度,到了明朝繼續延續軍戶製度。朱元璋為了保證國家兵役、徭役、田賦以及丁銀收入的實現,把居民劃分為四種:民戶、軍戶、匠戶、灶戶。
規定軍戶是軍人及其家屬,種地織布自己養活自己,不必向國家交稅。平時耕作、戰時打仗。
這種兵農合一的製度,看似很美好,但其實卻是不可持續的。
一來,底層士兵的福利得不到保障。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是軍戶,不得擅自逃離,所以等同於長官的奴隸,不僅田地往往被長官侵占,而且連人身自由都沒有,依然還要被長官奴役。
二來,底層士兵既為農又為兵,其實卻是兩者都無法兼顧。耕地的同時不能訓練,訓練的同時不能耕地。導致軍備廢弛,一到戰時,可用之兵,甚至不到兵額的一成。
因此到了明朝中後期,軍戶製就已經名存實亡。
明軍的戰鬥力變得極其低下,有不如無。嘉靖年間,幾十名倭寇都敢登陸之後,千裡奔襲金陵,而一路上遭遇不到絲毫有效的抵抗。
這次在湘鄂平叛之戰中,明軍的戰鬥力對比也很明顯。
項南的新軍戰鬥力驚人,屢戰屢勝,未嘗一敗。而且參與平叛的普通明軍,根本沒有一戰之力,觸之即潰,接連遭遇好幾次敗仗,到最後隻能打打下手。
事實勝於雄辯。
朝廷花再多錢,給這些普通軍士,怕也是徒勞無功,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了。
因此針對軍戶的弊端,項南決定廢除祖製,由軍戶製改為募兵製。
……
(本章完)